-
怎样预防病毒性脑炎
...
-
病毒性脑炎是怎样造成的
以为热、头痛、清涕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急性起病,迅速出现脑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双眼同向偏斜、癫痫样发作,伴口唇疱疹等。 流脑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为特点。但既已到此,就听人家的。及时配合治疗。若耽误,则可能并发脑水肿,脑疝危及...
-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
一、高热的护理方法 1、体温上升阶段:寒颤时注意保暖。 2、发热持续阶段:应用退热药时注意补充水分。 3、退热阶段: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防止受凉。 4、注意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如瘦肉稀饭、面条、青菜汤等。 二、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1.病史:多于春夏及初秋发病,常有病毒感染史。有各种致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2.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腹泻、意识障碍,幼婴前囟饱满,可有烦躁、嗜睡,或表现其他各种精神症状或抽搐。重者出现惊厥或昏迷等症状。部分患儿以精神改变为主,兴奋...
-
患了病毒性脑炎怎么办?
过去的死亡率曾高达80%,得了很快死亡,不死的也要留下后遗症。自从发现磺胺及抗生素以来,已使病毒性脑炎死亡率大大减低。当今的病死率已下降到2%以下,因此可以说多数还是可能治好的,不要过于害伯。但是,发病急,进展快,必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从...
-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对策
重症往往起病急骤,体温上升迅速,很快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精神障碍、高热等症状,死亡率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8~54岁,平均40.5岁。本组均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头痛7例,高热13例,精神症状10例,意识障碍5例,...
-
病毒性脑炎的是有什么引起的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每年为11~27/10万。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
-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
-
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理
本病铜代谢障碍的具体表现有:血清总铜量和铜蓝蛋白减少而疏松结合部分的铜量增多,肝脏排泄铜到胆汁的量减少,尿铜排泄量增加,许多器官和组织中有过量的铜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过度沉积的铜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致...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
(一) 促进铜盐排泄 1、右旋青霉胺 该药是治疗肝豆状核变形的首选药物。它能有效地络合体内的铜,将后者由组织中动员出来,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肾,随尿液排除体外。口服每日1g,可使尿铜排泄1-3mg。常用剂量为每日1-1.5g,分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可以从每日0...
-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及病因
...
-
肝豆状核变性如何治疗?
可以治疗,但无法根治。目前大多数医院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类、坚果类、豆类、巧克力、猕猴桃、库尔勒香梨、动物肝脏、血液等。禁用龟板、、、、、等高铜药物。 二、使用药剂驱铜: (一)D-青霉...
-
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
【概念】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
-
儿童肝移植的常见适应症——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发病率约为1/(50万-l00万),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常见同胞中共同患病者,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大脑基底节软化变性和角膜边...
-
肝豆状核变性常见问题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氏病)Wilson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