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因多种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性紊乱的症状,又称为抽风或惊风。其病情严重性不容忽视,由于表现不典型且易于误诊,因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那么,关于新生儿惊厥,我们应该了解哪些内容呢?让我们通过以下目录一探究竟:
目录
一、新生儿惊厥通常在何时发生?
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时间因疾病种类而异。例如,在出生后不久出现的惊厥可能与HIE、颅内出血、先天性TORCH感染、维生素B6依赖症等有关。而在生后的24至72小时之间,可能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等因素有关。在生后的72小时至一周内,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也可能引发惊厥。
二、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局灶阵挛型、多灶阵挛型、强直型、肌阵挛型以及隐晦(微小)型等。这些表现可能涉及单个或多个肢体,也可能涉及面部和全身。除了抽搐,还可能伴随意识障碍、眼球偏移固定和呼吸暂停等症状。隐晦型惊厥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惊厥形式,其表现可能非常微妙,包括面、口、舌的异常动作,眼部异常运动以及自主神经性发作等。
三、西医如何治疗新生儿惊厥?
对于新生儿惊厥,西医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静脉注射20-25%的葡萄糖来确认是否为低血糖,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仍持续抽搐,可以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或硫酸镁来确认是否为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还可以尝试静脉注射维生素B6。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医生会考虑使用止惊剂,如苯,它具有镇静和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对于新生儿惊厥这种严重的病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其发生的时间、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新生儿惊厥的处理与防治
面对新生儿惊厥,家长需保持冷静,迅速将孩子置于安全环境,确保呼吸通畅。若惊厥持续不止,应立即就医。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常见药物及中药治疗方案:
一、西药治疗
苯是首选药物,负荷量为15-20mg/kg,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缓慢给药。若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苯妥英钠或安定。其中,安定0.1-0.3mg/kg,稀释后缓慢推注至惊厥停止。若上述药物均无效,可选择苯妥英钠溶于生理盐水中快速静脉滴注。
二、中药治疗
1. 蒿柴薇丹汤:适用于新生儿惊厥高热不退者。
2. 清热散:包含多种中草药,适用于惊厥惊叫不安者。
3. 防惊汤:每疗程服用4周,适用于热退风止后的善后调理。
4. 天竺黄散:以薄荷汤送服,适用于痰多者。
5. 牛黄丸:适用于新生儿高热惊厥。
关于治疗常识,您需知道:
1.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2. 主要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治愈率较高。
4. 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复方鲜竹沥液等。
5. 治疗费用:因医院不同,费用有所差异。市三甲医院的费用约为1000-2000元。
在家发生惊厥时,家长应确保孩子周围环境良好,避免刺激,及时掐人中穴止痉,并尽快送医。面对新生儿惊厥,了解相关治疗与防治知识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照顾宝宝,确保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