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油条警惕这些危害
传统中式早餐中,油条是北方早餐的代表性食品之一。最近有一位随子女移居广州生活的老伯因长期食用油条而罹患痴呆症,引起了人们对油条健康风险的关注。医生指出,传统制作的油条因为制作过程涉及到明矾等添加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损伤脑功能,老年人更应注意。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油条的相关问题。
目录
一、油条的做法
油条是通过将面团油炸而成,具体的制作步骤包括配制酵母水、混合面粉和酵母水、揣捣面团、切割和油炸等。
二、常吃油条的潜在危害
油条中的铝含量超标是主要问题。传统制作方法中,明矾作为膨胀剂被广泛使用,而明矾中含有铝成分。铝是一种低毒元素,长期超量摄入可能导致大脑损伤。老年人由于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组织铝含量明显升高。过量摄入铝还可能对骨骼、造血、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突然变得节俭可能是痴呆症的信号之一。如果出现易忘事、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等症状,应警惕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
三、如何鉴别油条
油条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不良商贩可能会使用潲水油或洗衣粉来制作油条。潲水油是从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加工而成的油脂,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我们需要学会鉴别油条的质量。如果油炸时发出恶臭的油味,很可能是使用了潲水油。我们也要警惕那些用洗衣粉制作油条的不法商贩。
洗衣粉油条的鉴别秘诀:
当你购买油条时,不妨留心观察。真正的油条,其表面光泽,断面呈现均匀的海绵状,口感平淡,散发着油炸的香气。而洗衣粉油条则不同,它的表面光洁如镜,有时可见亮晶晶的颗粒。深入观察其断面,你会发现大孔洞。这种油条的香味并不自然,而是带有些许刺鼻的气味。
制作洗衣粉油条的不良商家,在面粉发酵时会进行密封,使得洗衣粉不易挥发。但在下锅前一小时,他们会解除密封,用力反复搓揉面粉。经过切条、下锅、煎炸等工序,洗衣粉的刺鼻气味得以掩盖,让人难以察觉。洗衣粉的原料来源于废弃的油脂和石油化工产品。虽然油脂类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洗衣粉中的化工产品纯度不高。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关于吃油条会发胖吗?
油条作为油炸食物,确实含有较高的热量,很多人担心食用后会导致发胖。炸油条的油温高达190℃,这不仅会使油脂老化、色泽变深,还会产生各类聚合物,尤其是毒性较强的二聚体等。这些聚合物不仅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还可能影响正常发育、降低生育机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尽管油条美味,但不宜经常作为早餐食用。偶尔品尝一次,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
孕妇可以吃油条吗?
对于孕妇来说,饮食的选择尤为重要。油条属于不易消化的食品,不符合孕妇和产妇的饮食要求。高温油炸的油脂营养价值降低,难以补充多种营养素,还可能造成厌食。油条中的明矾含有铝元素,过量摄入可能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孕妇应尽量避免食用油条。偶尔品尝一两根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油条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