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血压也有“潮涨潮落” 熬夜会使降压药失灵

育儿 2025-06-27 23:26育儿知识www.xiang120.com

如今,越来越多的病人家中配备了血压计,学会自测血压已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变化无疑令人欣喜。在自测血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血压也有节律性变化。如同大海的潮汐一般,人体血压在昼夜之间呈现出高低的波动。夜间,血压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随后,在早晨8至9点间,血压开始逐渐上升,形成一天中的第一个高峰。午后1至2点,血压略降,而在下午4至5点间再度升高,形成第二个高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化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建议病人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这两个时间点进行自测血压。

老年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会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夜间,收缩压可能会增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这项检查十分简便,病人只需佩戴动态血压记录仪,每隔一段时间,仪器便会自动测量并记录血压,持续一整天。这样,医生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病人24小时的血压情况,掌握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从而选择更适合病人的药物,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时间。

除了收缩压和舒张压,脉压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它的大小与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的脉压为30至40毫米汞柱。脉压超过50毫米汞柱时,就需要引起关注。临床上常以大于或等于60毫米汞柱作为脉压增大的标准。

长期熬夜可能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有些高血压病人即使服用降压药,血压仍然居高不下。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李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南京某酒吧的老板,由于酒吧的营业时间,他的生物钟与常人完全相反。长期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可能是他高血压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可能是罹患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心血管疾病与睡眠确实存在关联。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人们的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可能会提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保持足够和健康的睡眠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正确自测血压、关注脉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如何巧妙避开高血压的“晨间高峰”

我们体内的血压,如同大自然的潮汐,有着自己的节律和周期,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生物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生物钟的起伏更加明显,一昼夜内血压的最高和最低值甚至可能相差一倍。

你知道吗?每天早晨的6点到8点,是高血压患者的“警戒时段”。这段时间里,血压会上升约20%,不少研究都证实,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性心梗以及原发性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在这个时段的发生率都会增加。我们通常认为的,经过一夜的休息后,清晨应该是疾病低发的时段,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晨间的血压高峰呢?这其中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从卧位转为立位、开始日常活动等。而内部因素则相对复杂,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日间活动及立位时,血小板聚集率急速增加,这有利于凝血和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2. 晨间升压“峰”与立位时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增量相平行,导致血管张力升高。

3. 血浆皮质醇的周期性增加也会增强冠脉对儿茶酚胺的缩血管反应。

4. 血粘度增加、相对性纤维蛋白溶解不足也会在这个时段显现。

5. 晨间心律不齐发生频繁,这也促使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6. 当身体从睡眠状态转向活动时,清醒状态下的交感活动可能变得亢进,而副交感却不能完全有效地对抗这种血压的升高。

想要避开这个“晨间高峰”,除了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早晨起床时动作尽量缓慢,避免急剧的体位变化;早晨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钾、镁等有助于降低血压的矿物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焦虑。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