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检查

健康新闻 2025-06-28 21:17健康新闻www.xiang120.com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深入

关于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医学界至今尚未统一意见。这一病症由于其起病急骤、病情凶猛,经常伴随着患者神志的改变,如、、等表现,给诊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其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在某些学者看来,若是在夏科三联征的基础上,再加上休克与两大症状,即可对重症急性胆管炎作出诊断。而在1983年的重庆症专题讨论会上,中国学者共同制定了更为详细的“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

对于病情严重、起病急骤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通常需要紧急减压引流。当肝外胆管、左或右肝管出现梗阻,伴随休克症状如动脉收缩压低于70mmHg,或出现以下两项以上症状时,即可确诊:

1. 精神症状。

2. 脉搏超过每分钟120次。

3. 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

4. 体温高于39°C或低于36°C。

5. 胆汁呈脓性,胆管切开时压力明显增高。

6. 血细菌培养呈阳性。

这一诊断标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已经试行了近20年,为医生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帮助避免盲目性,及时救治病人,有效降低病死率。它为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救治工作树立了新的高度和水平。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

1. 80%的病例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并伴随核左移。但在重症病例或继发胆源性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低于正常或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2. 通过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测定以及尿胆原、尿胆红素的试验,多表现为阻塞性黄疸的特征。

3. 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如胆管梗阻时间较长,则可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4. 在寒战、发热时采血作细菌培养,常呈阳性。最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杆菌、克雷白杆菌、假单胞菌、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在约15%的胆汁标本中,可见到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或产气荚膜杆菌。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

1. 胆管造影多采用PTC术,既有诊断也有治疗双重作用。可以清晰地发现扩张的胆管和梗阻的部位及原因。但严重休克病人不适宜立即进行此检查。

2. 当高度怀疑肝内外胆管梗阻而B超检查无法确诊时,CT或MRI检查是更好的选择。其对于明确梗阻部位和原因的优势明显优于B超检查,准确率高达90%以上。

3. B超检查已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高达90%、70%~80%和80%~90%。这一检查可以清晰地发现结石阻塞部位的胆管和(或)肝内胆管扩张,同时还可以了解胆囊、肝脏的状况,如肝脏大小、有无肝脓肿形成等。

对于医学界来说,每一次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都是一次挑战与突破的过程。对于重症急性胆管炎这一疾病而言更是如此。希望通过不断的与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为患者带来福音。鉴别诊断的重要性与细节洞察

当我们面对一个病例时,初步的诊断往往基于典型的病症表现。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鉴别诊断,将可能的相似疾病一一排除或确认。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病例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1. 消化性溃疡穿孔

对于有溃疡病史的患者,若出现腹肌板状强直、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以及膈下游离气体等症状,我们应考虑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可能。这些症状和体征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方向。

2. 膈下脓肿

通过B超检查,我们可以发现膈下脓肿的部位和大小。而CT检查则能更精确地定位脓肿,并揭示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这些影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证据,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诊断。

3. 急性炎

血、尿淀粉酶或血清脂肪酶的升高可能是急性炎的征兆。通过B超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如有必要,CT检查能进一步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和程度。

4. 肝脓肿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肝脓肿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病变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联。

5. 右下细菌性肺炎

右下细菌性肺炎的典型症状、体征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对于每一个病例,我们都需要深入了解、仔细分析,并结合各种检查手段,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预防乙肝吃番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