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便民服务新篇章:开启惠民专列之旅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联合推动下,一场名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民惠民活动于7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后的首批配套行动之一,其核心理念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解决民众就医过程中的繁琐问题,让百姓病有所医。
这份《通知》宛如一份细致的蓝图,提出了涵盖就医诊疗、结算支付、患者用药、公共卫生、家庭医生、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以及检查检验等10大领域的具体行动计划,总计30条措施。每一项措施都是为了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互联网的力量将让复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变得触手可及,助力患者居家康复。到2020年,三级医院将实现医疗服务信息的全面共享。通过省级、地市级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医疗机构,其检查检验结果将在相应行政区域内互认。医疗联合体内将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避免患者陷入重复检查的困境。
《通知》鼓励医疗机构打造“智慧药房”,让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借助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联通整合。到2020年,远程医疗服务将覆盖全国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逐步向基层延伸。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将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新型医疗模式。
这场便民惠民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心灵的温暖触碰。国家将积极遴选并推广一批优秀“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典型,确保活动深入民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这场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中,我们期待为每一位患者带去更省心、便利、放心、精准、贴心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