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色时代终到来
我曾对美色抱持一种“共享欣赏,美男共赏之”的开放态度。W的确容貌出众,我对女友H如此评价。比起他,我所遇见的中国男儿和美国男儿中更不乏俊朗之貌。你的眼神,是否过于独特了呢?我虽有喜好,却无色盲之眼。我们这些60年代出生的女性,在青春的躁动期,未曾经历过男色的洗礼,对自己的容貌往往视而不见。
男色的消费,在消费时代,已然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关乎民生。F4如流星般横空出世,他们的青春靓丽、歌舞才华,迅速引发无数少女的尖叫,成为了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四位男性,不多也不少,两人则显得简单了些,难以形成独特的魅力;三人则可能难以达到平衡。四,这个数字似乎在男色演艺界格外流行。娱乐业旨在娱乐大众,消费者为他们的表演买单,支持他们。男演员需具备英俊的外貌,女演员则需拥有美丽的容颜。自从葛优的走红以来,男演员们似乎开始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幸运的是,好莱坞依然坚守大屏幕的职业精神,坚持提供男色以满足消费市场。
在文坛上,葛红兵树立了美男作家的旗帜,写字的男性也开始跃跃欲试。他们展示自己的照片,展示他们的美。70年代的少男作家郭敬明在网络上广受欢迎,他的照片遍布网络,每一个表情都引人入胜。卖文为生的男作家们开始公开露面,这被人们称为牺牲色相。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他们不仅取悦了观众,也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选美比赛在中国日益兴盛,但似乎仅限于美女。我们同样期待男色的选拔。熟悉的评选词中总是提到:“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3号得分是85分。”虽然真正的选美男比赛很少见,但政治选举为我们提供了替代品。男人们争相竞争,争取广大妇女手中的宝贵选票。政治领导人的外貌同样重要,他们也会花费大量心思来维护自己的形象。
男色的出现,进入大众消费圈,是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这不仅值得期待,而且超越了女权主义的讨论。男人也被观看、被评价,他们的身体语言也在公开场合展示,这符合自然的法则。雄性如同孔雀开屏般展示自己,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在人类社会中,男性逐渐退出以姿色为主的配偶市场,以政治和经济权力取而代之。女性在挑选男性时更看重长相,这表明女性正在减少对男性社会性的依赖,促进男性回归自然、重视自身形象。
让我们为男色时代的到来而欣喜、而期待。这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和多样性。女子不再仅仅依赖男性的社会权威,而是更加注重男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寻求婚后生活的舒适和子女的抚养。这也促使男性重新审视自身形象,重视自己的外貌魅力。这种变化促进了男女的平等和相互欣赏。让我们为这令人神往的时代窃喜并展望其未来吧!实习编辑:张曼(右)为这个充满活力和变化的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