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者多自卑 不能接纳自己所以不接纳对方

疾病百科 2025-06-26 11:17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每个人都是从自卑起步,逐步自我,寻求补偿。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大多数人会逐渐从自卑走向自信。由于曾经经历过自卑、努力与提升,他们变得更加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也有一些人,在自卑转化为自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那些早年遭受深刻痛苦和屈辱的人,这些痛苦的印记过于深刻地留在心底。这些印记使他们在追求优秀、寻求补偿的过程中过于迫切和刻意,形成了所谓的“过度补偿情结”。

拥有过度补偿情结的人,在青少年期和青年期会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规则地努力拼取。他们这样做的动力,是为了摆脱心中残留的曾经被人看不起的痛苦记忆。这种激励时刻刺激他们的内心,并体现在行为上。他们偏执地进取和努力,然而这种努力逐渐演变为病态性的。

由于长期的病态性进取,这些人在青年期或中年早期,可能比普通人更早地取得一定的社会成就。他们可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职位、积累了一定的财产、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等。过度补偿情结本身是病态的,由此激发的偏执进取所获得的成就也是带病的,并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自卑。

几项心态自卑、痛苦记忆、过度补偿、偏执性、掌握一定资源和位置,这些混合在心里,一段时间后共同发酵,形成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拥有这种混合体心态的人,往往性格古怪、狭窄、刻薄、暴躁。他们的行为可能表现为骂孩子、打老婆、欺负弱者、刁难下属等。

这种人对新人通常怀有厌恶之情,每当见到新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击、挤兑、踩压。新人的某些幼稚和不足,可能激起他们内心“自己也曾幼稚、不足”的记忆,并唤醒相关的痛苦记忆。他们因为厌恶曾经的痛苦,所以厌恶那些能唤起这些记忆的新人。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他们不接纳自己,因此也不接纳别人。

欺负弱者和打压新人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欺负和打压,他们仿佛站到了当年欺负自己的那个人的位置上,从而在内心为当年的自己解脱痛苦。欺负和打压也是一种自我。他们可能想:看,我能欺负,说明我不是。

心理分析揭示,这是自卑者内在客体关系表达与行为的反向体现。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对内心深处自卑感的无意识抵抗。 (责任编辑:周菌)

上一篇:6招减轻宫缩疼痛 轻松面对分娩阵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