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要注意些什么?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美好的季节,许多肝病患者也逐渐走出户外,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春天也是保肝的最佳时节。根据中医理论,春季属木,人体的五脏中肝也是木性,因此春季最宜养肝。那么,如何在春季更好地养护肝脏呢?
要注意休息和适量运动。春天是人们容易困倦的季节,肝病患者尤其需要根据身体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熬夜成为家常便饭,这种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损害非常严重。熬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春季应“夜卧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并加速营养物质的代谢,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要睡8小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7小时左右,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需要睡8至9小时。体弱多病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还要注重睡姿,以右侧卧位为宜。睡前可以用热水洗脚,避免喝浓茶和咖啡。晚饭不要过饱,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床铺舒适,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除了睡眠,适量的运动也对肝脏有益。根据个人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健走、慢跑、游泳等。在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以漫步于芳草小径,或去郊外踏青赏花,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增强身心健康。
要注意饮食调节。春季是蔬菜和野菜丰富的季节,如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春笋等,既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肝病患者应忌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但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山药和枣子是中医推荐的春季保肝食品。山药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等功效。葱和韭菜也是春季保肝的好蔬菜。适量食用这些蔬菜可以增强肝和脾胃功能。
第三,调节情绪也是春季保肝的重要方面。中医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情绪过度受刺激会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春季人们容易情绪波动,一是容易造成肝火上亢,动辄发脾气;另一种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预防不良情绪最好的办法包括多与亲朋好友沟通、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适量运动等。运动能有效分散注意力,对疏导情绪非常有用。
要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春季冷暖骤然变化导致人体免疫与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肝病患者应远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要乐观开朗,注意自身情绪、饮食、睡眠和生活节奏的调整。享受春天的美好生活,如果发生不适情况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