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应尽早下地活动 还要注意这些并发症
骨科手术后,家属常常会为患者的小腿下垫个枕头,以为这样可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小腿深静脉回流,反而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让我们来关注一个真实的病例。
不久前,医院接收了一位名叫王先生的患者。年仅四十的王先生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后已基本康复。在医生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筛查时,发现血管内存在一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血栓,幸好被手术时植入的腔静脉滤网及时拦住。随后,医生为王先生清除了血栓,解除了隐患。
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个:血流缓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促使血栓形成。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除了避免在小腿下垫枕头外,应尽早下地活动。对于无法下地活动的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足和趾主动活动,同时使用膝关节主/被动训练机进行辅助。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也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患者还可以选择穿医用弹力袜。弹力袜能够通过挤压作用,促进浅静脉向深静脉回流,增加深静脉流量及流速,进一步减少血栓几率。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等,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除了上述的血栓形成风险,骨科手术后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
关节僵硬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为了使得骨折后的骨骼在正常的位置上生长,常常限制患处关节的活动,这样就容易导致肌肉、肌腱和韧带之间的粘连,使关节变得僵硬。患者在做石膏或夹板固定时,应适当活动那些未被限制的关节,以保证血脉通畅。对固定部位的肌肉也要进行适当的收缩和放松运动,以防止肌肉挛缩。
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还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由于肺部膨胀受限,痰液排出不畅,就可能发生坠积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受凉感冒,并要经常翻身活动和深呼吸。对于有痰液难以咳出的情况,可轻轻拍击患者的背部,以协助痰液的排出。
对于儿童骨折患者,还可能出现生长障碍或畸形等后果。正确的治疗对于避免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对于已经发生严重畸形的骨折患者,可采取手术进行矫正。
骨折患者还可能出现缺血性坏死、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后果。对于一些特定部位的骨折,如大腿的股骨颈、腕部的舟骨以及足部的距骨等部位的骨折,由于血管相对较少,一旦发生骨折不但难以愈合,而且还容易使局部发生缺血性坏死。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骨折的愈合期内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一旦发生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时,可采取延长固定时间、重新手术加压固定或植骨等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