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男女用药各不同 需谨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骨质逐渐流失,骨质疏松这一常见疾病便悄然来袭,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女性,受到的威胁更为显著。骨质疏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甚至瘫痪和死亡。腰背痛和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重要威胁。关于骨质疏松的用药问题,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并。
对于女性而言,在绝经早期(60岁前),如果子宫和乳房无病变,可以通过补充雌激素来提高骨密度。而对于已经绝经多年且没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可以选择补充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这种药物在子宫、乳房及骨骼中都有受体,只在骨骼中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展现出类雌激素的活性,同时抑制骨吸收,对乳房和子宫并无刺激,可长期使用。对于患有静脉栓塞或有血栓倾向、长期卧床或久坐的人群,需特别谨慎。
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则可选择双磷酸盐类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既有静脉使用的,也有口服片剂。长期使用可增强骨密度,预防骨折。无论男女,骨质疏松严重时出现的症状如腰背酸痛、四肢酸软、驼背、抽筋等,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其中,降钙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不仅能抑制破骨细胞、减缓骨质流失,还有中枢镇痛作用,能帮助缓解疼痛。但由于存在“逃逸”现象,即长期使用后效果减弱,因此疼痛缓解后应停用,通常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两个月。
在药物治疗中,双膦酸盐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能抑制骨质流失、提高骨密度。其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食物会显著减少其生物利用度,而咖啡和橙汁更可能使其吸收率下降60%。服用双膦酸盐时须遵循一些规则:空腹服用、避免与咖啡和果汁同时摄入,最好在清晨饭前半小时服用。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服用双磷酸盐超过4年可能会增加骨折风险,因此建议长期服药的人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营养、足量运动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方式。饮食中添加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和虾皮等;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运动,这些都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运动能够促进性激素分泌、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肌肉神经功能等,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服用骨质疏松药物的注意事项:避开饭点服药、服药后不要平卧以免加重食管伤害、长期服药者需定期检测骨密度。遵循这些建议能更好地利用药物来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