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

骨科 2025-06-27 12:13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面临骨质疏松症的威胁逐渐增大。这一疾病带来的疼痛与容易引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让许多长者对骨质疏松心生恐惧。在广告的夸大宣传下,补钙产品被描绘成抵抗骨质疏松的神奇良药,导致许多老年人盲目跟风补钙。但实际上,过度补钙对老年人来说并非益事,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源于老年人在补钙认知上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根治一切。许多老人误以为,骨头变脆是钙流失导致的,只要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实则不然。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是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这一疾病在女性绝经后的5至10年间、男性65至70岁时尤为常见。在30至35岁,我们获得一生中最高的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要想老年时骨骼强健,必须在35岁之前打好骨骼基础。只有基础扎实,到老年时骨量剩余才会更多。基于此,单纯的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无法根治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分辨病因一律补钙。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治疗手段各异。盲目地不加区分地补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于由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补充钙剂确实有效;然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单纯补钙并不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特效药能根治骨质疏松,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其进程。某些广告宣称某种补钙制剂能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误区三:过量补钙。许多老人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然。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每天需要摄入的钙量为800毫克。过量补钙并不能增加骨骼的形成,反而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进而引发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并非只影响所有中老年人。其发生与种族、社会环境、个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多或以新鲜素食为主的中老年人患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概率较低;而长期吸烟、酗酒、卧床不起或较少参与户外活动的人则面临较高的风险。

面对骨质疏松症这一健康挑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的成因和治疗方法,合理补钙,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应对这一问题的正确之道。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