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骨折的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所谓骨折,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发生完全或部分的断裂。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从儿童到老年人均有可能遭遇。尽管大多数病人仅在一个部位出现骨折,但少数情况也可能出现多发性骨折。经过及时且恰当的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够恢复原有的功能,也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当骨折发生时,对于离医院较近的患者,可以直接送往医院或呼叫救护车。而对于离医院较远的患者,必须进行简单的紧急处理,以防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病情恶化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一下影响骨折愈合的各种因素。
骨折愈合的整体因素中,患者的年龄是一个关键因素。年龄越大,骨折愈合的速度就越慢。机体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通常,身体健康的患者比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愈合速度快。
局部因素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其一是断面的接触面积。断面接触面积越大,骨折愈合相对容易;反之,接触面积越小,愈合难度越大,断端分离则愈合更为困难。
其二,断端的血供对骨折的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折的修复需要大量的营养供应,而这些营养的输送离不开血液的滋养。例如,血供良好的松质骨部骨折愈合较快,而血供不良的部位骨折则愈合速度缓慢,甚至可能出现延迟连接、不连接或缺血性骨坏死。
其三,损伤的程度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大块骨缺损的骨折或软组织损伤严重、断端形成巨大血肿的情况,骨折的愈合速度会较慢。骨膜的完整性对骨折愈合也有较大影响,骨膜损伤严重者,愈合也会比较困难。
其四,骨折后的感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骨折发生感染会引起局部长期充血、组织破坏、脓液和代谢产物的堆积,这些都不利于骨折的修复,并可能增加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风险。
固定和运动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固定可以维持骨折端复位后的位置,防止软组织再次受伤和血肿扩大,保证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过度的固定可能导致局部血运不佳,骨代谢减退,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对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在保证骨折不再移位的条件下,进行上下关节的适当活动,使患肢肌肉有一定的生理舒缩活动,局部循环畅通,这有助于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