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根据什么诊断颈椎病-
颈椎疾病因其病程绵长、病理变化多样以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在诊断这类疾病时,医生需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甚至采用特殊的诊断方法才能确诊。
当医生接诊疑似颈椎疾病的患者时,首先会详细询问病史。病史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病因、有无外伤、首发症状的性质和时间、症状的演变过程以及曾经接受的治疗和效果等。特别是首发症状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症状的演变过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早晨起床后颈部疼痛但在活动后减轻,伴随腰部疼痛,很可能就是骨质增生的迹象;颈部不适、酸痛,甚至一侧上肢的麻木和疼痛,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或钩椎关节不稳的表现;而突然跌倒则可能是椎动脉第二段或第三段受到压迫或刺激所致。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除了检查局部是否有压痛点、颈椎活动范围外,医生还会进行一些颈椎试验检查。为了更准确地定位诊断或进行鉴别诊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手部和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与受累的颈椎椎节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检查感觉障碍的分界、程度和除痛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如温觉、触觉和深感觉,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运动检查主要关注肌张力、肌力和步态等方面;反射检查则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等深、浅反射以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常规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可以拍摄颈椎的正位、侧位、斜位平片,也可以拍摄动力性侧位片。特殊的辅助检查如断层摄影、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CT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为了鉴别诊断,还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
颈椎病的分期和分型可以根据病理变化或临床特点来区分。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压迫型及交感神经型。在诊断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和X线片来确诊。一旦患者出现颈部不适、手臂麻木、下肢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医生的全面检查和专业诊断,可以确定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以期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