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应该如何治疗?
肩周炎,又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这是一种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并在夜间尤为明显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会受到限制,并在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完全恢复。它主要涉及到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肌腱和滑囊,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除了肩部疼痛和活动不便,患者还可能出现颈部及肘部的放射痛,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那么,肩周炎的病因是什么呢?肩部原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多数患者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使得他们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长期过度活动或姿势不良也可能导致慢性损伤。肩部急性挫伤或牵拉伤后的治疗不当也可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除了肩部原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等肩外因素也可能引发肩周炎。这些疾病长期不愈可能导致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缺血,进而形成炎性病灶。
对于肩周炎的检查,主要采用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在X线检查中,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肩峰下脂肪线的模糊变形乃至消失。中晚期则可能出现肩部软组织的钙化。而在肩关节MRI检查中,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是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大多可以诊断肩周炎。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在肩峰下可见钙化阴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那么如何治疗肩周炎呢?对于肩部疼痛和活动不便的症状,可以采取一些缓解疼痛的疗法,如物理治疗、按摩等。对于长期过度活动或姿势不良的患者,需要调整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对于肩外因素引发的肩周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轻肩部肌肉的痉挛和缺血。加强肩部肌肉的锻炼也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肩周炎的病因、检查方法和诊断手段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调整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加强肩部肌肉的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周炎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鉴别诊断与治疗肩周炎的相关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伴随肩周炎出现的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因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常常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鉴别诊断。
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等疾病,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病症表现。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等炎症和损伤,也常伴随肩周炎出现。所有这些疾病,共同的特征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对于医生而言,正确鉴别这些疾病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对于肩周炎患者,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药物治疗是常用的一种。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双氯灭痛等药物都是常见的肩周炎治疗药物。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局部注射如醋酸氢化考的松或醋酸曲安奈德等药物,但使用频率需严格控制,避免过度依赖。
除了药物治疗,理疗、推拿、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肩部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功能锻炼在肩周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肩关节疼痛,许多患者会避免活动肩部,这反而会导致肩关节囊粘连,甚至关节僵直。在镇痛的基础上,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疗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1. 面壁爬山法:面对墙壁,双手或单手沿墙面缓缓向上爬升,使上肢尽量举高,然后缓缓回到原处。
2. 站立抱绕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攥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并行,再收拢,动作缓慢。
3. 体后拉手:双手放在背后,由健侧手握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拉。
4. 单手压臂:两足成弓步,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进行压臂。
对于晚期粘连坚固的病人,全麻下行肩关节松解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肩周炎患者康复的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期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