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预防有四原则 患者切忌剧烈运动
骨质增生的奥秘及其预防之道
骨质增生,这一人体骨骼的退行性改变,常常与衰老相伴而来,是我们生理变化的一个自然表现。尽管本质上无法预防,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其程度,延迟其出现时间,缓解症状。从某种意义上说,骨质增生又是可预防的。
那么,如何预防骨质增生呢?
我们要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剧烈、长期或过度的运动是骨质增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是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的运动会加大关节面受力,加剧磨损。长期剧烈运动还可能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却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关节软骨的营养来源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进入软骨,促进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运动,能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助于关节液渗透到软骨,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预防骨质增生。
我们还应及时治疗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内的骨折若复位不完全,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进而引发骨质增生。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及时、准确的治疗至关重要。
体重过重也是引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过重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造成压力不均匀,引发骨质增生。对于超重的人来说,适当减重是预防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特别提醒患者,尽管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对于骨质增生患者来说,运动不能过度。否则,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还可能加重病情。像郑先生这样的患者,就因忽视这一点而遭受了很大的痛苦。郑先生因颈部不适、疼痛、头晕、右臂无力等症状就医,被诊断为骨质增生。
专家指出,骨质增生症是由于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而导致的。该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运动和劳动多、关节磨损严重的人,如教师、会计、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等。颈椎、腰椎、膝等关节最易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颈项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等。腰椎患者则可能出现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骨质增生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注意运动适量、及时治愈关节损伤、适当减重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身体警报:关节疾病的信号与应对之道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总会以各种方式发出警报。特别是关节部位,作为承担身体运动的重要部分,一旦受到压迫或损伤,就会发出明确的信号。
想象一下,邻近的神经根受到压迫,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感觉纷纷涌现。特别是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时,后果更为严重,坐骨神经炎可能随之而来,患肢的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犹如电流般向整个下肢放射。
膝关节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初期,持续的隐痛在气温降低时尤为明显。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后起立,膝关节的疼痛与僵硬变得尤为突出,上、下楼时更是困难重重,膝关节发软,甚至容易摔倒。这些都是膝关节受损的典型表现。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指出,预防与改善骨质增生的方法重点在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要之务是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是骨质增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过度的运动会导致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我们要避免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过度受力及牵拉,防止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引发的骨质增生。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渗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尤其是关节运动,能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预防和减轻骨质增生。
我们也要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这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往往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如果骨折复位不完全,会导致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及时治疗并做到解剖复位是至关重要的。
减轻体重也是预防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一个重要方法。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导致骨质增生。
我们的身体是宝贵的,需要我们悉心照料。当关节发出警报时,一定要引起重视,适当地调整生活方式与进行锻炼,以保持其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畅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