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骨质疏松的判断依据 预防骨松当心4个因素
骨质疏松,这一在老年人中常见的“沉默杀手”,常常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骨骼健康。一旦骨折,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及早发现并积极应对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骨质疏松的边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自我检测:
一、观察牙齿。牙齿的健康状况往往能反映出骨骼的状态。人到中年,如果原本健康的牙齿开始松动,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随着骨密度的降低,牙槽骨可能变得不坚固,进而引发牙齿松动。对此,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服用钙片、进行跳跃式锻炼以及日常叩齿等。
二、检查指甲。指甲的软硬程度也能透露出骨骼健康的信息。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流失可能导致指甲变软,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三、关注体重变化。体重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骨矿物质密度的变化。更年期体重的下降尤其令人担忧,因为这可能意味着骨质的丢失。研究显示,约有7%的更年期女性在体重下降后五年内会出现骨质疏松。
四、注意后背状况。作为支撑身体的脊柱,在发生骨质疏松时更容易出现症状。骨质疏松可能导致椎体内部的骨小梁破坏,数量减少、负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
五、感受走路状态。如果走路时感觉东倒西歪、站立不稳,可能是骨质疏松在捣乱。骨骼承重能力的下降,如同萝卜变糠、木头变朽,可能导致平衡能力下降,容易摔倒。
六、观察皮肤状况。皮肤的状态也能反映出骨骼的健康情况。皮肤厚则提示骨骼好。因为钙不仅参与骨骼的代谢,还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不仅会导致骨质疏松,还可能影响皮肤健康。
那么,骨质疏松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钙代谢失调:这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性激素减少而肾上腺皮质酮相对增多,这会影响到骨的合成以及肠道对钙的吸收,导致钙的排出增多和吸收减弱。
2. 缺乏维生素D:仅仅依靠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远远不够人体需求。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因此缺乏光照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3. 废用性结果:长期卧床或缺乏活动会导致人体活动量减少,再加上不见阳光,钙的转化就会减少,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4. 骨合成减少:性激素具有合成蛋白质的作用。老年女性的性激素分泌减少,骨合成作用相对减弱,时间久了便会形成骨质疏松。
为了我们的健康,请时刻关注骨骼的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让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