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有哪些表现症状
揭开骨折的神秘面纱:症状与体征一览
骨折,这一在日常生活里并不陌生的骨科疾病,常常伴随着关节疼痛出现。那么,骨折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症状和体征呢?让我们一同。
一、全身表现:
1、体温变化:骨折发生后的体温变化通常是微妙的。但当骨折导致的出血较多,血肿在吸收过程中,体温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一般不会超过38℃。对于那些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居高不下,就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感染。
2、出血及休克:骨折意味着骨骼的连续性中断,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出血。虽然有时候出血量并不大,对于四肢的单发骨折,出血量通常在200~500毫升之间,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或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出血量较大,可能引发休克。休克的症状可能包括神志淡漠、脉搏细速、出冷汗以及口渴等。
二、局部表现:
1、畸形:如果骨折端出现移位或成角,你会发现骨折部位局部外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情况在肢体骨折时尤为明显。
2、骨擦音或骨摩擦感:当你移动或尝试移动骨折部位时,可能会听到一种骨擦音或感受到骨摩擦的感觉,这是骨折端之间的摩擦力造成的。
3、肿胀与瘀斑:肿胀是由于局部的出血和水肿造成的。对于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直接流出体外,所以肿胀可能并不明显。而瘀斑通常在骨折发生后的3至5天内出现,呈现青紫色,可能是片状或不规则形状。随着瘀斑的出现,血肿开始吸收,这对患者通常没有影响。
4、局部疼痛:疼痛的原因不仅仅是骨折端的相互运动刺激局部软组织,还与骨膜的损伤有关。在骨折部位,你会感受到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
5、功能障碍:由于全身出血、水肿和疼痛的影响,骨折部位的功能可能会完全或部分丧失。例如,下肢骨折可能导致行走困难;上肢骨折则可能影响抓握物体;脊柱骨折则可能影响行走和站立。
了解这些骨折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常见的骨科疾病。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保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