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脱位的治疗
重塑以下文本以更加流畅和吸引人的方式表达,要求内容生动且保持原文风格特点:
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明确寰横韧带是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横断。对于不同的伤势,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果寰横韧带只是部分撕裂,那么我们可以采用颅骨牵引或者枕颌带牵引的方法,重量在1-3kg之间,通过三周的时间进行牵引后,再利用头颈胸石膏进行固定,让伤势逐渐得以恢复。
对于横韧带断裂的情况,多数专家认为非手术治疗无法恢复其稳定性,因此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延误治疗将对复位造成不利影响,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复位,并恢复寰齿关节的解剖学稳定性。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在颅骨牵引下施行寰枢椎固定术。其中,Gallie法和Brook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Gallie法是将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用钢丝扎紧并植骨融合;而Brook法则是经寰椎后弓两侧绕钢丝,并穿越枢椎椎板下,每侧各植一骨块扎紧钢丝。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舒筋活血、整复脱位的原则。施术部位在颈项部,主要取穴包括风府、风池、风门、天宗、天鼎及颈部阿是穴。施术手法包括推、按、滚、揉和(牵)动。手法刺激应轻缓柔和,以不增加病人疼痛为度。每次治疗大约需要十五分钟,隔日或三日一次为宜。
手法操作分为四个步骤。推摩揉滚项部法,病人坐定后,术者用手推抚、摩揉项部数分钟,使紧张的筋肉松软。接下来是牵体旋转推棘法,病人坐在低凳上,术者用手托住下颌并进行提牵和旋转动作,在适当时候轻推偏歪棘突向健侧,实现复位。然后是弹拨推搓项部法,术者用手弹拨项筋并推理筋肉,达到理筋活血的目的。最后是按摩俞穴痛点法,揉压相关穴位和痛点以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进行牵提旋转推棘法时,要遵循稳、准、轻、巧的原则,避免使用暴力。对于脊髓或脊椎肿瘤引起的高位截瘫患者,禁用手法治疗。半脱位整复后,应在颈部垫一沙袋并仰卧休息一周,三周内避免头颈旋转活动。通过这些治疗方法,我们相信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植骨融合术经口途径行寰枢椎关节植骨融合术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手术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操作,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并通过口或鼻切开进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橡皮条自鼻孔绕口腔紧紧固定悬雍垂,然后在咽后壁做出一纵形切口,直达寰椎前弓结节。接下来,医生会使用动力钻切除前弓结节及齿状突,并将两侧关节面软骨进行切除。
为了促进寰枢间的骨性融合,医生会在枢椎椎体前面及寰椎前弓植入自体髂骨。这种手术的操作难度很大,术后感染的预防也相对困难。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需要谨慎对待。
相比之下,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则相对容易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和固定。在一些情况下,患者甚至无需接受特殊治疗,数天后就有可能自然复位。
对于需要接受治疗的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通常会采用枕颌带Glisson牵引法。在牵引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来确定牵引重量,成人一般为2.5-3kg,儿童则为1.5-2kg。还会在牵引过程中进行拍片复查,根据复位情况对牵引重量和方向进行调整。
大多数患者在接受牵引治疗后2-3天就可以实现复位。之后,患者需要继续维持牵引2周,并使用头颈胸石膏固定或颈部支架以保持稳定。对于顽固性或陈旧性半脱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颅骨牵引法。在复位后,为了巩固疗效,还可以考虑采用寰枢融合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寰枢椎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无论是植骨融合术还是半脱位治疗,都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