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自我预防
深入了解颈椎病,自我治疗的有效方式
颈椎病,这一颈椎劳损退变疾患,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息息相关,如长时间的屈颈工作。严重的颈椎病可能会压迫神经,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臂至指的酸麻痹痛、眩晕,甚至半身无力。虽然病变可能难以逆转,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治疗的方式预防其进一步恶化。
自我治疗口诀是一个简洁而实用的指导:晚上不宜高枕卧,俯首工作有限时;看书毋妨添支架,头晕手软的日常动作调整如沈思亦可托腮颐;早起嗽口练抬头,闲时多躺靠背椅;俯卧垂头能复位,自行"吊颈"少求医。这些建议都是基于颈椎健康的基础理念,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长时间低头屈颈工作会导致颈后椎旁肌肉持续紧张,颈椎关节劳损。伏案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隔一两小时就休息一下,变换体位或动作。晚上睡高枕会使颈椎屈曲,长年如此会加剧颈椎劳损。选择适合的枕头高度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
看书时,我们可以采用斜放书本的方式,使头部略为抬起,避免长时间屈颈。用支架托起书本还可以减轻颈肌的负担,避免颈肌过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受到压迫,会引起脑缺血而产生晕眩。应避免后仰动作,以免加重压迫。
颈椎压迫到神经根会引起上肢至指端的麻木痹痛无力。这时,做颈部牵引可以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的压迫。颈椎病患者还应多做颈部功能锻炼,尤其是伸颈动作。这不仅可使颈椎关节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退化僵硬,还可使颈部肌肉发达,增加支撑力,避免劳损萎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颈肌长时间支撑头颅而产生疲劳,我们可以在休息时多躺靠背椅。早上嗽口时顺便活动一下脖子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对于某些特定的症状,如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移位,我们可以尝试俯卧靠近床边,利用头颅自身的重量进行牵引复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年纪大、有高血压的人群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理解颈椎病的成因和症状,结合自我治疗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势的调整、适当休息和锻炼颈部肌肉,都有助于维护颈椎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