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身形虾米状以及老人驼背警剔骨质疏松

骨科 2025-06-27 08:45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老年人开始经历腰酸背疼、身高逐渐缩水,甚至出现驼背等变化。这些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的必然结果,却鲜少有人意识到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征兆。这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超过了50%,尤其是70岁以上的女性,其发生率几乎达到了惊人的10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悄然而至的疾病,初期症状如腰背痛、身长缩短、驼背等,常常不被重视。其“四高一低”的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以及低生活质量使得这种疾病不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种病症在绝经后的妇女中尤为常见,尤其是绝经后的5-10年内,骨量丢失的情况尤为严重。据统计,我国60至69岁的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达50%至70%。而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在于,随着骨质的逐渐疏松多孔,骨折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所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指的是在即使没有受到严重外力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的骨折,甚至一个普通的喷嚏都有可能引发。特别是女性,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征,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而且,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高达40%,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常见的女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那么,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生的呢?在人的骨头里,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两种细胞。成骨细胞负责促进新骨的形成,而破骨细胞则负责消化旧骨。当破骨细胞的功能超过成骨细胞时,骨量的丢失会加速,骨质自然会日渐疏松。

除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药物是骨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延缓骨量丢失。还有促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通过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新骨的生成。

年纪大了,动不动就摔倒,甚至出现骨折;父母身高逐渐缩水,出现驼背;老人总是腰疼背疼……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在回家探望父母时,多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减少可能发生的健康风险。由于骨质疏松是悄声无息地发生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是在骨折或者经过X线、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其带来的损害,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为此,我们建议大家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加强户外锻炼,提高骨骼的承受力。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每天我们需要摄取多少钙呢?营养学会告诉我们,成人每日的钙摄入推荐量是1000mg。而对于女性妊娠和哺乳期以及50岁以上的长者,这个需求量会更高。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钙摄入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除了服用钙补充剂,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摄取更多的钙。哪些食物富含钙呢?排骨、脆骨、虾皮、海带、牛奶和核桃都是不错的选择,鸡蛋、鱼、瘦肉和新鲜蔬菜也是良好的钙源。其实,我们的饮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要有营养。

值得一提的是,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我们在胃肠道更好地吸收钙,还能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除了营养摄入,生活习惯也是关键。某些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如偏食、吸烟、饮酒和过量饮用咖啡等。而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晒太阳,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对于老年人来说,走路、慢跑、体操、爬楼和游泳都是推荐的运动方式。每次运动半小时,每周三到五次即可。杨德才提到,有些老年人在大街上跳舞,运动到汗流浃背,第二天还感到浑身疼痛,这就是运动过量的表现了。

我们还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湿滑的地面容易导致摔倒和骨折,因此家中应尽可能保持干燥,浴室等地方少用瓷砖以减少滑倒的风险。很多老人为节省电力,习惯在昏暗的光线下生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磕碰,最好开启明亮的灯光。在必要时,使用扶梯、手杖、宽腰带等防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改善,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骨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长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吧!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