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固定技术对应的骨折情况
骨折固定技术的与实际应用场景
一、小夹板固定术
小夹板固定是一种古老的中医骨折治疗方法。它利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材料,削制成适合的长宽度的小夹板,对皮肤与骨折部位进行精准固定。这种方法的固定范围相对较小,但其确实可靠,能够有效地防止骨折端的移位。其优点在于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应症包括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经处理后创面已愈合)以及陈旧性四肢骨折等。在进行小夹板固定时,要确保小夹板与皮肤之间垫有棉花等软物,以防止皮肉受损。
二、石膏绷带固定法
石膏绷带固定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骨折固定方法。它使用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末和特制的稀纱布绷带,经过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形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部位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其固定效果确实可靠,但缺点在于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的肢体活动锻炼,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等后遗症。此法适用于小夹板难以固定的某些部位骨折,如脊柱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某些骨关节手术后等情况。
三、外展架固定技术
外展架固定主要使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此法特别适用于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伤、肱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臂丛牵拉伤等。肩胛骨骨折、肩肘关节的化脓性炎症及结核等情况也可采用此法。此技术有利于患肢消肿、止痛、控制炎症,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
四、急救固定技术的重要性及器材选择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的固定技术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院外急救骨折固定,常因条件有限,无法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此时应就地取材,如各种厚度适中的木板、竹杆、树枝、木棍等,均可作为固定的代用品。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固定的支撑,还能有效减少再次损伤的风险。
每种固定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应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急救固定技术的普及和正确使用对于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