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骨质疏松原因
当人们谈论骨质疏松时,常常会与缺钙联系在一起。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的成因其实远不止缺钙这么简单。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深入了解骨质疏松背后的多元成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肾脏转化维生素D的能力也日渐衰退,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体钙质流失。饮食习惯中长期缺乏含钙食物或摄入不足,无疑会加剧骨质疏松的风险。
但骨质疏松的成因并非仅止于此。体内激素失调与骨密度下降有着密切关联。对于老年妇女而言,雌激素的缺乏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对于老年男性,雄激素的缺乏则成为主要诱因。男性到了四十岁之后,睾酮水平会明显下降,骨骼内的蛋白质量也随之降低,胶质成分和钙盐的沉淀明显减少,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光照射不足也会影响骨骼健康。人体的维生素D,一部分来自日常饮食,另一部分则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行动不便以及高层住宅的普及,室外活动时间减少,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也随之减少,导致维生素D相对缺乏,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种族有关。白种人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妇女的发病率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妇女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其具体原因仍在深入研究之中。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些疾病会继发骨质疏松,如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衰竭等。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导致的钙、磷吸收障碍以及维生素D缺乏,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也容易引发骨质疏松。
除此之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或长时间无法活动(如中风后)也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抗癫痫药,也会引发骨质疏松。这些药物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骨质疏松的成因复杂多样,不仅与缺钙有关,还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我们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的吸收,为骨骼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骨骼,远离骨质疏松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