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厚被子容易得肩周炎?预防注意生活的这五点
最近是季节交替的时刻,气温起伏不定,像周小姐这位28岁的女白领,她的肩膀就如同即将折断一般剧痛,经过医院的诊断,她患上了肩周炎与颈椎病。尽管尝试了吃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切的诱因,主要与季节交替时早晚温差大有关。许多人仍盖着冬季的厚被子,但夜晚的温暖却让人不自觉地露出肩膀手臂。长此以往,这种习惯可能会导致肩膀出现撕裂般的剧痛,尤其是在夜晚,疼痛更为剧烈。如果本身就患有颈椎病,再加上肩周炎的困扰,那痛苦更是难以言表。
肩周炎的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在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如撕裂般剧烈,甚至影响睡眠。到了冻结期或功能恢复期,大多数患者的关节功能可以逐渐恢复。
许多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他们可能选择自行贴药膏、用跌打酒或随意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病痛,不能根治。许多患者在症状暂时缓解后就会停止治疗,这容易导致疼痛反复发作。虽然专业的按摩手法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但不当的手法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损伤。
以下是肩周炎的六个典型症状:
1. 肩痛:起初为阵发性疼痛,逐渐加剧,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尤其是肘部。
2. 昼轻夜重的肩痛特点:多数患者在后半夜会因疼痛而醒来,不能安稳睡眠。若因血虚所致,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3.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都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外展、上举、内外旋等方面。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长期废用,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可能发生粘连,导致肌力下降。加上其他因素,使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到限制。
4. 扛肩现象:当肩关节外展时,会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导致一些日常动作如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难以完成。
5. 怕冷:患者肩部怕冷,即使夏天也不敢吹风。
6. 压痛:在肩关节周围可以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7. X线及实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通常正常。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肩周炎,以下五个生活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1.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湿气侵袭机体,特别注意肩部受凉。
2. 加强功能锻炼:如爬墙锻炼、体后拉手锻炼等,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以尝试太极拳、太极剑、门球等运动,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避免过量运动造成软组织损伤。
遵循这些建议,可以有效减少肩周炎的发生和复发,保持肩部的健康与活力。重塑姿态: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双肩频繁外展的白领人群,时刻关注自身姿态调整至关重要。不良姿势的日积月累,可能会导致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给肩颈带来潜在风险。
我们必须警惕那些可能诱发继发性肩周炎的潜在疾病。例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的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对于这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仔细观察肩部疼痛的出现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的减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积极开展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已经身陷肩周炎困扰的患者,治疗之路并非只关注患么简单。研究表明,高达40%的肩周炎患者在经历5至7年后,对侧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相同症状。更有约12%的患者会双侧并发肩周炎。对健侧肩关节的预防与照顾同样重要,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的预防措施。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可以适当进行伸展运动,缓解肩颈压力。加强肩部肌肉锻炼,提升肩关节的稳定性与抗劳损能力。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发肩部不适。
调整生活习惯,重视肩部的健康信号,无论是伏案工作的白领还是已经患有肩周炎的患者,都应该积极预防,及早治疗,享受生活的自由与舒适。毕竟,肩关节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