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当心“行军性骨折”
春日的踏青之旅即将开启,当我们沉醉于旅行的乐趣时,一种名为“行军性骨折”的隐患却悄然浮现。这种足前部疼痛,虽不显眼,却足以让一场美好的旅行变得步履维艰,让旅行者不得不提前折返。
“行军性骨折”,听起来似乎与军事行动息息相关,实则是一种因积累性劳损引发的疲劳性骨折。这种骨折并非由一次性冲击或强烈外力导致,而是由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和持续压力造成。它的发生往往悄无声息,却在人们行走时带来剧烈的疼痛。尤其是第二跖骨,这个平常较少受力的部位,在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后,可能会因为足弓的塌陷而承受额外的压力,最终引发骨折。
在春意盎然的踏青时节,当我们置身于自然之中,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时,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正在悄然发出警告。一旦感受到不走不痛,一走就痛,且随着步伐的加快痛感逐渐加剧,尤其是在第二跖骨处轻压有明显痛感并伴随肿胀,那就需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疲劳性骨折的征兆。
应立即停止行走,避免患足负重和剧烈运动,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如果在户外活动中发生骨折,如爬山途中,应请旁人协助,尽量避免足部负重。对于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外固定。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就地取材,用树枝、板条、枕垫或毛毯等制作临时夹板进行固定。若下肢肿胀严重,还需抬高患肢,等待医疗救助。
预防行军性骨折同样重要。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运动时间,避免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穿着舒适的运动装和弹性运动鞋,避免在过硬的场地进行跑跳运动。选择一双柔软、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穿着高跟皮鞋进行旅游或运动。
旅行中,切忌短时间长途行走,避免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适当休息,做足部按摩,用温水泡双足,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方面,注意营养丰富,均衡全面,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这些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行军性骨折的风险,让我们更好地享受旅行的乐趣。
春日的踏青虽好,但我们的身体更需要关注。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我们才能在旅行的道路上畅行无阻,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