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增生
骨之变革: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这一在骨骼与关节间悄然发生的改变,常常被人们称为骨刺或骨赘。这实际上是骨关节边缘上悄然增生的骨质,是机体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护平衡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说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从人生的第26个年头开始,我们的关节便开始了退行性改变,到了36岁,不同程度的增生便悄然出现,到了40岁,增生率更是高达95%。
颈椎骨质增生症,是颈椎体上悄然生长出的骨刺。当这些骨刺刺激到周围的神经和组织时,疼痛便随之而来,这种疼痛往往从轻微开始,逐渐加重。在日常活动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但经过活动后,疼痛又有所减轻。当负重或劳累后,疼痛又会明显加重。有些患者甚至在夜间疼痛加剧,面部麻木、头晕头痛、手关节活动受限、上肢酸沉无力等症状也随之出现。虽然牵引颈部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要想根治却并非易事。
腰椎骨质增生症,在中医中常被称为“腰痛腿痛”“痹痛”的范畴。许多患者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无明显症状,其发病往往与轻微创伤、过度劳累、搬提重物有关。有的患者背部会出现酸痛僵硬,休息后或夜间晨起时病情较重,稍事活动后又可减轻或消失。但若活动过多或劳累,又会加重症状。天冷、潮湿、久坐、久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腰痛加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压迫神经,使腿部麻木,出现坐骨神经痛。
膝关节及跟骨骨质增生症则多见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增生的部分犹如刺一般,俗称骨刺。发病时,轻度疼痛在活动后消失,重度疼痛则可能伴随红肿。当患者休息或坐着时可能并无感觉,但一开始活动便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又会逐渐减轻。
在中医眼中,骨质增生是由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寒湿外邪等因素导致的。手术虽然可以去除增生部分,但风险大,痛苦多,且术后易复发,不易根治。而中医则通过调阴阳、壮肌体、壮腰补肾、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这一骨骼的微妙变化,虽可能带来不适,但也是身体适应外部环境、维护自身平衡的一种表现。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也要理解并接纳这一生理变化,同时寻求有效的诊疗方法,让身体重回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