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常见的治疗疗法
颈椎病是一种因骨关节损害而引发的疾病,伴随着无菌性炎症过程,临床上以各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在综合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因改善或去除骨关节病损外,运用物理疗法消除无菌性炎症、缓解肌痉挛、血管痉挛,改善组织和淋巴循环,是加速病情好转的关键。
一、颈椎病的物理疗法
热疗法是其中一种深受欢迎的治疗方式。温热作用能够扩张局部组织和皮肤血管,加速血流,促进排汗,使局部新陈代谢旺盛,有助于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水肿。热能降低肌紧张皮反射,无论是因局部炎症刺激还是神经根受压迫和刺激引起的肌痉挛,都能得到良好的缓解和镇痛。
磁疗法则以其镇静止痛和消炎消肿作用而广受好评。采用稀土元素制成的永磁体,如钡铁氧体、锯铁氧体等,具有良好的磁场强度。对于颈椎病并发高血压、失眠、头昏头痛的患者,磁疗配合牵引或正骨推拿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
超声疗法则主要是通过机械振荡作用以及一定的热作用来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有助于解痉,对增殖性脊柱炎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离子导入则是针对特定症状进行选择性的治疗方式。例如,对于老年性迟行性变、韧带钙化或硬结者,选用陈醋电泳;对于交感型(兴奋)、慢性关节肿胀而失稳者,则选用钙离子导入。
针灸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高频电针可用于顽固病点,而传统的针刺疗法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相关的针灸处方进行。
二、颈椎牵引首选的辅助疗法
颈椎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段,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辅助疗法首选。无论是坐位还是卧位,颈椎牵引都能有效地改善颈部姿势,使神经孔增大,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坐位进行牵引时,患者应保持舒适的靠坐姿势,颈部前倾20至30度。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至1/5,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逐渐增加。牵引时间一般20至30分钟,每日1至4次。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进行持续牵引。例如,卧位牵引时,颈部姿势与坐位相同,但牵引重量较轻。使用专门器械可进行连续牵引或脉冲牵引,有利于颈部肌肉放松及局部血液循环。
这些物理疗法和颈椎牵引手段共同构成了颈椎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颈部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