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定期查钙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的骨骼健康:补钙与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除了血糖监测和控制外,骨骼健康同样不可忽视。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补钙应以饮食为主。每天推荐的补钙量,对于正常人来说是800至1000毫克,而糖尿病患者由于钙代谢的异常,这一推荐量可提高到1200毫克。
饮食中,牛奶是钙的丰富来源,且其钙含量高,易于机体吸收。牛奶虽好,不可过量饮用,因为摄入过多的乳糖有可能导致白内障。除了牛奶,鸡蛋、海产品以及动物骨骼也是钙的优质来源,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选择。多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多尿。由于高血糖的影响,大量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同时伴随的钙、镁、磷的流失也较多,导致血钙浓度降低。这时,骨骼中的钙会被动员进入血液,以维持血钙浓度的平衡,这一过程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初期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与骨质疏松“无缘”。对于Ⅰ型糖尿病和体型消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补充胰岛素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点。
人体对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的辅助。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日光照射自身合成;二是从食物中摄取。这些维生素D并不能直接参与肠道对钙的吸收,还需要在肾组织产生的酶的作用下激发活性。这种酶的合成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因此胰岛素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这种酶,也就缺乏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这导致摄入的钙难以被吸收,进而造成缺钙和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在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以及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这些患者一旦发生骨折,恢复起来较慢,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张大爷作为一位糖尿病患者,不慎崴脚后很快出现小腿下端轻微骨折,这是张大爷今年的第二次骨折。医生提醒,这可能与长期的糖尿病有关,建议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
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半数伴有骨密度降低,近三分之一的患者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病程较长的患者平时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定期查血钙、尿钙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骨骼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血糖控制外,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阳光照射以及必要的钙和维生素D补充都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关键。定期监测血钙、尿钙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