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是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
骨质疏松,这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使我们更容易遭遇骨折的风险。那么,哪些人群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呢?让我们来一竟。
那些拥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比如吸烟、饮酒、过度饮用咖啡等,他们的身体在长期的刺激下,骨骼健康易受影响,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性激素缺乏的人群,例如围绝经期的女性、睾酮分泌较低或双侧卵巢切除者,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骨骼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针对钙的摄入,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者也是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长期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者,由于身体活动量的减少,骨骼负荷降低,导致骨骼逐渐弱化。一些特定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肝病等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骨骼健康也更容易受到威胁。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的人群,药物对骨骼的副作用使他们成为骨质疏松症的易患人群。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从大约25岁开始,我们的骨质就开始退化,对于原本骨质发育不够致密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老年人的行动迟缓、动作减少、长期久坐或卧床,都会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生。老年人的饮食量减少、营养缺乏、钙摄取减少以及维生素D含量下降等问题都使情况雪上加霜。而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又会造成钙和蛋白质吸收障碍,这些问题共同导致老年人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在女性群体中,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钙的需求很大,往往不能满足需求。而在女性绝经后,骨钙的丢失更加明显,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的7年内,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是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血糖控制不良、多尿导致的钙流失、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钙吸收障碍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等因素都会影响钙、磷代谢。糖尿病引发的骨质疏松已经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如全身关节疼痛、肌肉痛等,这些症状又反过来导致糖尿病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广泛且复杂,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以上提到的情况,请务必重视并咨询专业医生。因为及早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