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四大年龄段严防骨质疏松

骨科 2025-06-27 04:2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骨质疏松症:从青少年到老年,如何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这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它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人们的骨骼,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重要的年龄段着手。

一、青少年时期(约20岁)

我们的骨骼看似静止,实则处于不断的骨形成与骨吸收的交互作用中。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骨形成通常大于骨吸收,骨骼逐渐变得结实和强壮。在20岁之前,骨骼沉积速度最快,至20岁时,骨量基本达到高峰,大约90%以上的峰值骨量在此时期形成。预防骨质疏松,应从青少年时期做起。家长应教育孩子不偏食挑食,保持饮食均衡,确保骨骼所需的营养,如牛奶、含钙食品等。锻炼也是关键,让孩子动起来,骨头才能更结实。

二、中年时期(约30岁)

女性在哺乳后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腰背酸痛等问题,哺乳期缺钙是其中一大原因。哺乳期间,母亲需通过乳汁为宝宝提供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如钙摄入量不足,母亲会动用骨骼中的钙来维持母乳中钙的浓度,从而导致自身缺钙,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哺乳期妈妈应加强钙的摄入,如每日饮用牛奶、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等。适当晒太阳和户外运动有助于钙的吸收。

三、中老年时期(约50-60岁)

骨质疏松在这个时期主要有两种类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女性通常在50岁左右绝经后出现前者,而后者则在女性62岁、男性72岁以后出现。在绝经后的最初几年内,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尤为重要,每日需摄取足够的钙。除了牛奶外,海带、深绿色蔬菜、豆类、虾皮等也是钙的良好来源。蛋白质的摄取也不容忽视,长期吃素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四、老年时期(60岁以后)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对于已经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预防骨折的首要方法就是防止摔倒。维持骨量、强化骨强度也是关键。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骨和髋骨。一旦骨折,卧床休养会导致骨量迅速流失,这对于骨量原本就不多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抗骨质疏松的三大疗法是运动、饮食和药物。虽然骨质疏松不能完全预防,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骨质疏松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青少年到老年,每个阶段都应关注骨骼健康,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骨骼,享受健康的生活。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