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入性骨折是什么?饮食有什么要注意?
深入了解击入性骨折及其护理与治疗
击入性骨折,一种因暴力导致的眶部损伤,其成因是眶外侧壁受到猛烈冲击,导致额颧缝骨折并延续到眶下壁。部分眶底因此向上旋转进入眶内,引发一系列症状,如眼球突出、颧部肿胀、局部压痛以及外眦向外下方移位。尽管眼球运动功能正常,但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眶下壁有一种阶梯样的触感。通过X线鼻颏位摄片,可以观察到上颌窦阴影模糊、外侧壁不整齐、额颧缝增宽以及眶下壁呈帐篷样突起等现象。
诊断过程中,除了上述的触诊感受和X线表现,还可以通过上颌窦穿刺冲洗来进一步确认病情,如果在冲洗时发现血液或血块,那么就可以确诊为击入性骨折。
击出性骨折,也被称为眶底爆折。早在多年前,就有眼科医生报道了此类骨折的病例。当眼部被钝器击伤时,眼球会突然向后移位,眶内压力剧增,致使眶下壁或内壁的薄弱处发生暴烈性骨折。骨折片和眶内容(如脂肪、肌肉)可能会陷入上颌窦或筛窦,同时可能伴有血肿。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睑皮下淤血、气肿、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眼球运动受限以及复视等症状。如果眼球和视神经受到损伤,还可能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
对于骨折病人,恢复期间需要注意饮食。骨头生长需要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等成骨要素。在骨折初期,应以清淡饮食为宜。2周后,可以开始食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并尽可能晒太阳,以保证钙的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则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骨折后由于久坐不动,容易引发便秘,因此应多喝水以保证肠道畅通。
在骨折恢复期间,病人应避免食用骨头汤和过多的钙补充剂。虽然骨头汤很多人认为可以补钙,但实际上骨头里的钙质并不能被直接吸收。骨头汤主要含有胶原,对于骨折病人是有益的,但在骨折后的1-2周内不宜过多食用,因为过于肥腻可能会影响恢复。
击入性骨折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眼部损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恢复的关键。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也是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骨折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有许多饮食与药物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不少病人来说,他们可能并不缺钙,真正需要的是加强功能锻炼。通过积极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加速骨骼的愈合,盲目补钙并不是必要的。
长期在家休养的骨折病人,由于伤处肿痛和活动的限制,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如果过多地摄入有营养但不易消化的食物,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便秘。骨折后的饮食应以易消化、有助于通便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山芋、芋艿、糯米等易导致胀气和消化不良的食物。
在骨折康复的过程中,糖类的摄入也需要注意。过量食用糖类会导致钙的流失,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过多的白糖还会减少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功能的恢复。骨折病人应适度控制糖类的摄入。
在骨折初期,三七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它能收缩局部血管,治疗骨折出血。随着骨折的恢复,一周后出血通常已停止,此时需要新鲜的血液供应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如果继续服用三七片,会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血液运行不畅,反而对骨折的愈合不利。
骨折病人的康复不仅需要适当的药物治疗,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应以清淡、易消化、有助于通便的食物为主,避免过于油腻、滋补过度的食物。也要适度控制糖类的摄入,以免对骨折的愈合产生不良影响。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骨折恢复的不同阶段调整药物使用,以确保骨折能够顺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