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样表现并非佝偻病 佝偻病的症状是什么
当我们的宝贝体内长期缺少维生素D的光辉时,佝偻病的阴霾便会悄然降临。这是一种在婴儿期特别需引起家长重视的疾病,因为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未能及时关注,佝偻病的迹象就会在儿童时期明显显现。
儿童佝偻病,这个病症并非单一存在,需要与多种疾病相鉴别。让我们了解一下软骨营养不良。这是一种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孩子在出生时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特殊的体态构成了短肢型矮小的特征,通过骨骼X线可以明确诊断。
佝偻病还需要与低血磷抗生素D佝偻病进行鉴别。这种病多为性连锁遗传,也有散发病例。其症状多在1岁以后显现,因此2至3岁的孩子可能仍有活动性佝偻病的表现。血钙可能正常,但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则升高。
远端性疾病也是佝偻病的一个鉴别点。这种疾病导致远曲小管泌氢不足,大量钠、钾、钙从尿中丢失,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骨质脱钙和佝偻病体征。患有远端性疾病的孩子骨骼畸形显著,身材矮小,尿液呈碱性,除了低血钙和低血磷,血钾也低,血氨则升高。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也是一种需鉴别的疾病。它分为两型,都表现为严重的佝偻病体征。其中,Ⅰ型是肾脏1-羟化酶缺陷,Ⅱ型则是靶器官受体缺陷。两种类型都有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肾性佝偻病也不可忽视。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会引发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甲状旁腺继发性功能亢进,骨质普遍脱钙,骨骼呈现佝偻病改变。这些症状通常在幼儿后期逐渐明显,可能形成侏儒状态。
关于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多汗、烦躁不安等不典型症状。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头部常常出汗,每次睡觉都会浸湿枕头,并且有哭闹的表现时,就要警惕佝偻病的发生。随着病情的发展,孩子可能出现方颅、枕秃和颅骨软化的情况。出牙和囟门闭合也会迟缓,可能在出生后10个月仍未出牙,18个月后前囟仍未闭合。胸部肋骨可能隆起或凹陷,出现串珠、肋软骨沟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鸡胸、脊柱畸形、手镯、漏斗胸或下肢畸形等症状。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他们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及时发现并预防佝偻病,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