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钙高为什么还会骨质疏松?
重塑文章,保持原意的同时赋予其更生动的表达:
在岁月的长河中,骨质疏松如一位隐形的敌人,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骨骼健康。它如同盗贼般偷走了我们骨骼中的钙质,破坏其微观结构,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一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钙水平升高,便误以为自身无需补钙,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骨质疏松的症状却逐渐显现,令人困惑不解。
曾有一位名叫林女士的54岁中年妇女,在例行体检时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被告知骨骼缺钙。为了治病,全家齐上阵,儿子甚至上网下载了“补钙方案”。一年过去了,尽管林女士坚持服用钙片、饮用牛乳,她的腰酸背痛症状却未有任何改善,反而日益严重。年初的一次全面检查揭示了真相:她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
林女士对此感到困惑不解,血钙高为何还会缺钙呢?医师解释道,人体内有甲状腺的邻居甲状旁腺。别看它体积微小如绿豆般大小,它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却在人体钙的分配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时,骨骼中的钙会“逃离”到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还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其最终进入血液。结果便是骨骼中的钙质减少,而血液中的钙质增加,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和全身酸痛。
在医生的建议下,林女士进行了甲状旁腺的核素扫描,确诊为甲状旁腺腺瘤。这个瘤子导致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林女士的骨质疏松需先从外科手术解决瘤子问题着手。否则,即便补充再多的钙质,也无法补充到骨骼中,只会使血液里的钙含量进一步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血钙高并不等于不缺钙。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大部分储存在骨骼中,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存在,而血液中的钙仅占全身总量的1%。当血钙低于生理水平时,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体内有一套完善的调节机制来确保血钙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当食物中的钙含量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良、血钙下降时,甲状旁腺会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迅速调动骨骼中的钙进入血液,使血钙回升。我们不能简单以血钙水平来判断身体是否缺钙。除非在极度缺钙的情况下,血钙浓度才会有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