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找坏朋友
悄然侵蚀骨骼的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这一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不仅存在于原发性情况,更可能在其他疾病的伴随下继发性出现。它不分性别与年龄,但特别钟情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继发性骨质疏松。
当身体其他器官出现问题,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悄然来临。它的原发病因明确,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发。令人担忧的是,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可能加剧骨质疏松的发展。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狼狈为奸”。据统计,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钙的流失加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在临床中,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忽视补钙的重要性,不知不觉间患上了骨质疏松,从而埋下了骨折的隐患。
糖尿病本身的高糖环境会抑制成骨细胞,使骨骼逐渐变脆。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减退,影响骨代谢,加速骨基质的分解,导致钙盐丢失。长期的高血糖还会对肾血管造成损害,使得微量元素随尿液大量排出,减少肾小管对钙、磷、镁等的吸收,从而影响骨的重建。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也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一旦发生骨折,糖尿病患者不仅伤口愈合较慢,而且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心脏病与骨质疏松之间也存在着“亲密无间”的关系。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老年人群中,心脏病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关联性。可能是由于两种疾病存在多种相同的致病因素。
骨质疏松还会与心脑血管疾病紧密相连。当体内钙量不足时,骨骼中的钙质会溶解到血液中。若血液中的钙量过高,剩余部分便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最终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疾病。
慢性病患者如风湿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肠炎等以及肾功能不全、乳腺癌等肿瘤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高。这些慢性病患者因疾病本身的炎症及所使用的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都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建议大家及早开展合理的抗骨质疏松防治措施,保障骨骼健康。预防总是优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