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要吃蔬菜 骨质疏松补钙的几个误区
谈到骨质疏松,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喝骨头汤。但实际上,饮食的均衡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蔬菜的摄入也同样重要。那么,骨质疏松患者应该吃些什么呢?哪些蔬菜对治疗骨质疏松具有疗效呢?让我们一同。
在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食物时,我们发现,有几种食物对骨骼健康尤为重要。
一、维生素K: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等,都需要维生素K来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对于女性和男性来说,每日应分别补充90微克和120微克的维生素K。一些绿叶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甘蓝、西芹等都是维生素K的优质来源。菠菜中的维生素K含量尤为丰富。
二、镁:对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镁的缺乏尤为严重。虽然镁在骨骼的所有矿物中含量仅占1%,但其作用却不容忽视。缺镁的骨骼会变得脆弱,更容易断裂。每天摄入毫克的镁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并防止因补钙而引起的便秘。全谷物食品、糙米、杏仁、花生和菠菜都是镁的优质来源。
三、蛋白质:骨骼一直处于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而蛋白质是骨骼合成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事实上,骨骼的22%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补充,否则容易导致血液呈酸性,进而消耗骨骼中的钙质。低脂奶制品、无皮家禽肉、鱼肉以及各种豆类和豆腐都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营养素也对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四、维生素B12: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骨质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这一物质与心脏病和髋骨骨折都有一定的联系。贝类、瘦牛肉和低脂奶制品都是维生素B12的优质来源。对于50岁以上的人,选择服用补充剂可能更为适宜,因为维生素B12对老年人来说较难吸收。
五、钾: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钾,能中和酸。研究发现,多吃含钾食物的人骨骼更为硬朗。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700毫克的钾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钾的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防治骨质疏松,你了解多少?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开始说起。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钙摄入普遍不足,就像修墙时只提供了水泥而没有工匠的操作,虽然补钙起到了基础作用,但单纯的补钙还远远不够。钙剂、维生素D与抗骨质疏松药物,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防治骨质疏松的坚实堡垒。
走进误区二:骨头汤能代替钙片吗?很多人深信,动物骨头中的钙足以弥补人体钙的不足,一碗浓浓的骨头汤就能解决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有实验证明,5公斤的猪骨头熬制的汤中,钙含量仅有1.9毫克,若要达到补充钙质的目的,人们需要每天喝上碗骨头汤,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动物骨头里的钙很难溶于水,而骨头汤中却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长期食用这样的汤,对老年人可能引发其他问题。骨头中的铅也会一同溶解出来,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引发铅中毒,危害健康。我们应该定时定量服用钙片,将骨汤作为日常补钙的辅助手段。
再来看误区三:肾结石患者要限制钙的摄入吗?过去,肾结石患者普遍认为补钙会加重病情,即使体内钙严重缺乏也会限制摄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反而可以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这是因为发生肾结石的原因并非钙太多,而是人体钙代谢的紊乱。
正确的做法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补钙问题。我们不仅要注意摄入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还要了解各种补钙方式的利弊。骨汤可以作为日常补钙的一种辅助方法,但绝对不能替代科学的补钙方式。对于肾结石患者来说,科学合理的补钙并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可能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在补钙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身体的反馈,适时调整补钙方式,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