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四肢骨折或创伤后肢体为什么会肿胀

骨科 2025-06-27 00:47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四肢骨折或遭遇创伤后,肢体肿胀的现象及其原因

当身体遭受创伤,无论是全局还是局部,都会引发炎症因子的释放,这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这些炎症因子不仅刺激神经发出疼痛信号,还会引起肌肉痉挛,导致静脉和淋巴管的流动变得缓慢,形成瘀滞。由于回流障碍,静脉和淋巴管管壁会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得组织间出现水肿。这些炎症因子还会造成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过多的液体渗入组织间隙,进一步导致肢体肿胀。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来说,长期卧床使得下肢静脉回流的阻力减小。当骨折愈合后恢复站立行走,下肢血管需要适应原先的 high-resistance 回流状态,这一改变常常会导致一段时间的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离心脏较远,表现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四肢骨折后的肿胀会在三个月至半年内完全恢复。

肢体肿胀的影响与危害

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肢体肿胀,将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供给,进而影响到创伤的修复和愈合。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四肢的肿胀使组织内的压力接近动脉血压,将会影响血供,造成肢体缺血,甚至可能导致肢体的严重残废。正确及时处理肢体肿胀是至关重要的。

创伤早期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的四大原则

1. 休息:创伤后,首要处理即是休息,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以减少出血,减缓肢体肿胀和疼痛,防止损伤加重。

2. 冰敷: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体肿胀和疼痛。使用冰袋时,应使其温度维持在0℃,以免发生冻伤或冰敷无效。每次冰敷15-30分钟,可反复使用,直至疼痛消失。

3. 加压包扎: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增加损伤组织内部压力,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同时减少渗出,减轻肢体肿胀。加压包扎需要采用“面”加压技术,使整个患肢各处均匀受压,且松紧适度。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血供情况,若出现包扎过紧的情况应立即松解。

4. 抬高患肢:是消肿的重要措施。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有助于肿胀的消除。

创伤中后期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

在创伤中后期,应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主动训练,包括受创肢体的肌力训练和适当的关节活动。肌肉收缩和肢体活动能够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帮助消肿。理疗、按摩也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消除。通过各种治疗和康复手段,可以有效地减轻肢体肿胀,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