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补复合骨胶原 运动比吃药有效
国内实验显示,骨胶原在适量补充下,对于提升骨密度具有显著效果。而在增强骨强度的测试中,即使是低剂量的骨胶原也展现出了明显的成果。相比之下,传统的钙制剂往往只能增加骨密度,对于增强骨强度却帮助有限。研究表明,补充骨胶原能够降低尿中羟脯氨酸的排泄量,对于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以及延缓骨质疏松和骨退化具有积极作用。
骨胶原的补充,能够有效预防因骨胶原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这种物质在人体骨骼中构建了网架结构,确保了骨骼的强度和弹性。它不仅是钙质的载体,还能有效防止钙质流失。想象一下,它是由多种粘多糖以网架形式形成的蛋白多糖聚合体,通过其负电荷吸引正电荷的胶原纤维,形成类骨质。随着骨骼的成骨细胞作用,磷酸盐与粘多糖一起吸引钙等无机质,共同形成新的健康骨组织。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中的骨胶原比例逐渐下降。在儿童时期,骨骼中有机质的比例高达70%,而到了老年,这一比例可能下降到10%-20%。缺乏骨胶原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并缺乏弹性,进一步加速钙质流失。虽然钙质摄取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骨胶原,骨骼的健康与结实将无从谈起。
如果将骨骼比作房子,那么钙就是砖块,而骨胶原则是砌砖的水泥混合土。没有粘合剂,再多的砖块也无法构建坚固的房子。同理,即使摄取了大量的钙,如果骨胶原不足,骨骼的健康也无法得到保障。
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除了均衡饮食、摄取高钙食物如鱼虾、牛奶、豆制品和海带外,运动和晒太阳同样重要。相较于药物补钙,食补更为有效。对于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需的,但运动比单纯吃药更为关键。专家指出,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会更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也可能导致钙的丢失。
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十分有效。当身体出现不适,如腰腿乏力、骨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和补钙,还应保证充足的晒太阳时间和运动锻炼。合理的饮食、低盐清淡的膳食以及每天保证的牛奶摄入也很重要。如果经过两周的治疗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更专业的治疗。
骨质疏松不仅表现为骨痛和抽筋等症状,还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积极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身体的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维护骨骼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