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骨折后期恢复锻炼
腿部骨折后期恢复锻炼的历程与处理原则
当我们的腿部遭受骨折的创伤后,其恢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旅程。为了促进腿部骨折的恢复,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循不同阶段的处理原则。
在损伤的初期,也就是伤后的24至48小时内,局部组织的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的剧烈以及大量组织渗出水肿是主要病理改变。我们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缓解炎症反应。这一阶段,损伤后应立即采取制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措施,严禁对伤处进行按摩和热疗,以免加重炎症和水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中期阶段,大约在损伤后的24至48小时之后,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组织正在修复。此期可持续12周。此时的处理原则转变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我们可以采用热疗、按摩、药物及传统中医药方法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同时安排小运动量的功能康复练习,以刺激新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到了后期阶段,损伤基本恢复,虽然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已经基本消失,但局部的肉芽组织挛缩形成的瘢痕组织的强度和弹性仍然低于正常组织水平,组织粘连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组织也仍未达到正常组织的物理特性水平。此时的处理原则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这一阶段,我们以功能锻炼为主,治疗可采用理疗、按摩及其他中医药方法,帮助腿部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外用药酒在治疗运动系统损伤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涂擦时,我们将药酒涂在患处,然后在患处及其周围进行按、揉、抚摩,并配合捏压、弹拨、捋顺、旋转等辅助手法,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按摩时间每次约15至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一般每5次为一疗程。
腿部骨折后期的恢复锻炼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我们必须根据损伤的不同阶段,遵循相应的处理原则,同时结合药酒和按摩等治疗方法,以促进腿部的恢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迎接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