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尽管骨质增生这一疾病为人们所熟知,但关于其诊断标准,许多人仍知之甚少。这可能导致人们在疾病初现时难以察觉,从而增加后续的治疗难度。那么,关于骨质增生的诊断标准,我们不妨聆听骨科专家的解读。
骨质增生,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其特点是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比例失衡,骨质逐渐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
此疾病的症状表现明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骨质增生的诊断标准:
1. 疼痛: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尤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随着脊柱向两侧扩散,特定的体位如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但在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会加剧。这种疼痛在日间较轻,却在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甚至在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由于脊椎椎体前部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导致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膝关节挛拘显著。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上的一种或多种症状,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骨质增生。最好的确诊方法就是去骨科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等待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对于骨质增生的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了解这些症状和诊断标准可以帮助你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我们也要认识到,预防骨质增生的发生同样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增加日晒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