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后遗症可以用中医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在中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女性患者更为多发。这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骨折愈合后,部分患者会遭遇腕、手关节的僵硬,甚至肘、肩关节的功能障碍,这种情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不便。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早期的功能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骨折后的老年人由于害怕疼痛或担心活动会导致骨折的再次移位,往往缺乏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康复训练。另一方面,一些医生在复查时可能没有向患者充分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教授患者正确、有效的锻炼方法,这也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在中医的视野中,筋骨受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滞血损,筋脉失养,关节变得拘挛僵硬,活动受限。患者大多年迈体弱,肾精虚衰,髓空骨松。治疗筋骨拘挛僵硬不仅要着眼于局部,还要关注整体脏腑的状况,通过调节气血、利关节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与恢复,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固定时限:由于腕关节的特殊性,固定的时间一般以4周为宜。不必等到骨折完全愈合后再去除小夹板或石膏托。
2. 动静结合:在固定的期间,要重视手指及关节肌肉的活动。多做手握拳动作,多练习肩关节运动,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
3. 中药调理:内服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分型施治。外治也很重要。可以用苏木、刘寄奴、丹参等中草药进行外洗,有助于活血舒筋、软坚散结。
4. 功能锻炼:在恢复过程中,适度的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先按摩患处,然后进行患腕的伸屈、旋转活动。平时还可以做一些日常活动,如洗脸、梳头等。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加重损伤。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来说,恢复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合理的固定、动静结合、中药调理以及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少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的发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