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的特点及护理
颈椎病是一种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引发的综合征。患者常常感到颈肩疼痛,这种疼痛还可能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乃至四肢瘫痪。除了颈肩痛,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的症状。
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多种多样。病人可能会感受到头颈痛,颈部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臂丛神经根受到压迫时,会引起手臂放射性疼痛。严重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如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如果高颈段脊髓损伤出血,水肿波及到延髓,可能会出现中枢性呼吸抑制、高热等危急症状,这种情况的预后通常不佳。
在护理这种病症时,有几大要点需要特别注意。要积极配合医师,迅速进行颅骨牵引。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必要时需要给氧、输液和使用呼吸机。牵引后床头应抬高25-30cm,根据骨折类型保持颈部位置。
在病人的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给予高热量饮食,保证营养充足。注意通便,避免便秘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主、被动功能训练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强直,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对于高位截瘫患者,应让他们睡在硬板床上,定时翻身。特别是在翻身时,要确保头颈与躯体成一直线,防止骨突出部位受压,预防褥疮的发生。留置导尿是必要的,要按时进行膀胱冲洗,定时开放。
颈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持续高热。应将病人安置在空调室内,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疗法。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或抑制,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协助或替代呼吸。咳嗽反射可能会被破坏,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这时应经常抽吸,以防窒息或误吸。必要时,还需要行气管切开。要定时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或肺不张。还要给予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
颈椎病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