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老太太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常常知道一些显而易见的风险因素与骨质疏松息息相关,比如遗传因素、钙质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有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常常忽视,那就是“瘦小老太太”。
“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句俗语似乎暗示着年老时的纤瘦是一种福气。但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是体型瘦小的女性,过于纤瘦并非好事。因为她们很可能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如今,医生们用“瘦小老太太”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述这一特定的高危人群。
这个词语背后包含了几个骨质疏松的重要风险因素:年龄大、女性、身材瘦小。具备这些因素的女性,更应该警惕骨质疏松的到来。许多人都可能出现腰酸背痛等问题,而这很可能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瘦小的老年女性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除了上述人群,还有一些特定的情况也需要我们警惕。长期服用类固醇等药物的患者,服用有利尿作用的降压药、抗帕金森药物的人群,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如果因为治疗需要无法停药,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制定合适的补钙方案。
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等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值得注意的是,绝经早的女性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有些女性在40岁甚至30岁就绝经了,这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并及早预防。
专家还提醒我们,过量饮用浓茶或咖啡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一天两杯咖啡就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而浓茶不仅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影响铁的吸收。
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专家建议我们远离高危因素,增加运动量,特别是在年轻时。35岁之前要存足骨里的钙,因为到了中老年,骨里的钙只能丢失,无法补充。在饮食上,我们要注重食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浆、酸奶、绿叶菜、添加钙的食品、坚果及海产类食品。要减少摄入富含磷的食物,如可乐等。
让我们共同关注骨质疏松,尤其是关注“瘦小老太太”这一特殊群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远离高危因素,共同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