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癌黄疸?
癌症 2025-05-21 11:45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肝癌引发的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典型表现。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会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黄疸。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浓度应该在1.7至17.1umol/L之间。
一旦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2umol/L,临床上就会表现出黄疸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值,如果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的黄疸,我们称之为隐性黄疸,此时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通常在34.2umol/L以下。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的出现是由于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部邪气侵袭,或是由于饮食失调、过度嗜酒、误食毒物以及劳累内伤等因素导致。这些原因可能引起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以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最终导致胆汁无法顺利排出,胆汁溢出形成黄疸。
肝癌黄疸是肝癌晚期的一个显著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以及先天性黄疸。在治疗上,西医除了针对肝癌本身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时也会采用激素治疗或人工肝辅助支持治疗。尽管这些方法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少缺陷。
当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上。中药中的人参皂苷Rh2因其对癌症的显著治疗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长期服用此药物可以使AFP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增强吞噬细胞、T细胞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增加患者食欲,消除腹水,去除黄疸,并有效控制瘤体的生长。
对于遭受肝癌黄疸困扰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式,但在寻求治疗时,仍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上一篇:这些食物不致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