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不止小心胃肠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一个较为罕见的类型,大约占据了其中的1\~3%。特别是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胃肠道间质瘤的年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十至二十,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尽管名字中带有“癌”字,但它与常见的癌症有所区别。癌是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具备浸润性生长及易于复发和转移的特点。而胃肠道间质瘤则不同,它发生在胃肠道的间叶组织。相较于癌的复杂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局部侵袭性较为温和,其转移方式主要是通过血液而非淋巴系统。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布位置有其独特性。大约60\~70%的胃肠道间质瘤生长在胃部,小肠里生长的概率占据了约20\~30%,而食管、结肠或直肠的发病率则在10\~20%之间。不幸的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约有20\~30%的病例属于恶性。在首次就诊的患者中,约有11\~47%已经出现转移,这些转移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腹腔。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这使得早期发现变得尤为困难。良性或早期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甚至可能无任何症状。而常见的症状如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以及胃肠道梗阻等,往往是在疾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时才出现。许多患者是在参与肿瘤普查、体检或其他手术的过程中才偶然发现病灶的。对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程通常较短,可能在短短数月内出现体重急剧下降、发热等症状。当腹腔播散时,甚至可能出现腹水。
幸运的是,影像学检查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纤维内镜、内镜超声、B超和CT等诊断工具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了直观且准确的观察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让我们期待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为这一疾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