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干程度可预测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吴慧在国际知名杂志《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根据每日验证CT的影像组学特征变化早期预测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的严重程度》。吴慧主任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常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口干症状困扰着超过八成的患者。这种口干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伴随终生的。如何早期预测患者放疗后的口干程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慧主任于2016年赴美,访问威斯康星大学放射治疗中心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思路。她得到了美国著名头颈部肿瘤放疗专家Dr. Christopher Schultz和放射肿瘤物理学专家Dr. X. Allen Li的支持和认可,随后成立了以吴慧为主的科研小组。他们开始密切跟踪患者,详细记录每周的口干程度并根据RTOG标准进行分级。他们分析患者每日放疗中的验证CT图像,深入研究其影像组学特征的变化以及肿瘤和腮腺体积的变化。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建立了预测口干症级别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能够在放疗的第4周就预测出患者放疗结束乃至后期口干的严重程度,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前干预严重口干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验证这一模型的准确性,吴慧主任分别选取了美国威斯康星肿瘤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及河南省肿瘤医院中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各20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放疗方案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吴慧主任及其团队在医学领域的这一贡献无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