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新娘 席慕容 楼兰新娘席慕容写作背景
席慕容的诗歌《楼兰新娘》背后的故事深深植根于一段历史的尘封之中。
在遥远的1980年,一支考古队在罗布泊的深处发现了一具色彩斑斓的女性木乃伊。这具距今已有三千八百年的女性遗骸,因其身上所佩戴的古代新娘装扮发间插着鸟羽,身着华丽的服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席慕容正是在电视报道中,首次得知这一令人震撼的消息,这个古老的发现深深触动了她的内心,为她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楼兰新娘》这首诗,是席慕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这位远古楼兰新娘的哀婉独白。诗中融合了永恒的亘古爱情、死亡的悲凉以及对消逝文明的怀念。每一句诗,都充满了情感的深沉与真挚,尤其是诗中的"曝我于不相识的荒凉之上",更是暗含了考古发掘让亡者在长久的安宁之后再次受到打扰的复杂情绪。
这首诗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被诗中描绘的情感和故事深深打动。这首诗也在文学界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首诗虽然情感真挚,但缺乏诗歌应有的艺术性和,如高晓松就曾批评其"不算诗",认为这只是席慕容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创作的抒情作品。
尽管有争议,但席慕容的《楼兰新娘》依然成为了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而这具楼兰木乃伊,因其保存得极为完好,被人们称为"楼兰美女"。经过化学分析,她的死亡年龄大约25岁,属于印欧人种。更令人惊奇的是,在2004年,音乐人李春波的专辑《楼兰新娘》中也出现了同名歌曲,歌词直接引用了席慕容的诗作,使得这首诗的传播度进一步扩大。
席慕容用她的诗歌才华,将这一古老的考古发现转化为永恒的艺术意象,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故事。《楼兰新娘》无疑成为了席慕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通过诗歌向人们讲述古老故事和传达情感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