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小心练出“瑜伽伤”
瑜伽的世界:在追求健康的路上,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瑜伽,如今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众所周知,适当的瑜伽练习能够带来诸多健康益处,比如提升身体平衡与灵活性、缓解焦虑与抑郁、改善呼吸功能以及减轻慢性疼痛等。就像其他运动一样,瑜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就是所谓的“瑜伽伤病”。
瑜伽伤病并非因瑜伽本身致病,而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导致的。一些练习者在追求动作完美时,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度勉强自己,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症,如韧带拉伤、软骨撕裂、关节炎症、神经痛等。临床上,我们见过严重的瑜伽伤病,包括扭伤、骨折、脱臼等,甚至极少数情况会出现坐骨神经损伤。但更多的瑜伽损伤是由于长期持续的过度拉伸及姿势不当所带来的。
那么,如何避免瑜伽伤病呢?关键在于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瑜伽姿势,并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适度练习。与任何体育活动一样,瑜伽练习也需要掌握要领。练习者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柔韧性、平衡性等特点,避免过度运动,不与其他练习者攀比。
在瑜伽练习中,有些部位特别容易受到损伤,包括手腕、肘部、肩膀、肋间肌等。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这些部位的常见伤病及预防措施。
手腕是瑜伽练习中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在做手撑地面的动作时,需要五指尽量张开,增加支撑面积,以分散手腕承受的重量。肘部支撑动作时,需要将两肘夹紧在体侧,前臂指向正前方,避免内外倾斜,以减少对肘部和腕部的压力。
瑜伽中的一些扭转动作如果做得不当,可能会使肋间肌受到过度拉伸而受伤。在做扭转动作之前,先将身体向上伸展,避免过度拉伸。
避免瑜伽伤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学习和实践正确的瑜伽技巧,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进行适度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瑜伽带来的健康益处的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避免瑜伽练习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想象一下,在瑜伽练习中,有一根无形的绳子轻轻牵引着你的头顶,引导你向上延伸。即使是柔韧性极好的人,在做扭转动作时,也应该保持一种微妙的拉伸感,避免过度扭转。
在瑜伽练习中,身体的平衡和对称性至关重要。腰背部疼痛往往源于脊柱的侧弯,这种不平衡可能是由于躯干两侧力量不均导致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在做弯腰动作前,要预先伸展身体,感受上身被向上牵引的感觉。如果实在难以保持脊柱的竖直,可以稍微屈膝来降低动作难度。
大腿后方的肌肉在现代生活中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在长时间坐姿的工作、学习或驾驶中。在做身体前屈动作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拉伸大腿后方的肌肉。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放慢动作节奏,一旦感到大腿后方有拉伤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拉伸。
在进行劈叉动作时,如果臀部肌肉的拉伸过度,可能会拉伤腹股沟内侧或大腿内侧的肌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练习者应在动作前做好充分的拉伸准备,并且在任何姿势中都应保持脚趾指向正前方。
膝盖问题也是瑜伽练习中常见的困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练习者也可能会遇到。盘腿坐是一个常见的造成膝盖疼痛的动作,如果臀部柔韧性不佳,不应长时间保持盘腿坐。如果需要盘腿,可以在膝盖下垫一块毛巾卷来减轻压力。在需要屈膝支撑的动作中,应尽量保证小腿和地面垂直,以减少膝关节的负荷。
头倒立和肩倒立是最容易导致颈部疼痛和损伤的动作。反复进行不恰当的动作可能会压迫颈椎,导致关节损伤甚至颈椎曲度异常。在没有充分锻炼核心肌群和肩部肌群的力量之前,不要急于尝试倒立动作。如果已经患有慢性颈肩疾病,最好避免完全倒立动作。
预防瑜伽损伤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练习动作和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遵循几个准则:不要太激进,充分热身,善于使用辅助工具和调整姿势难度,以及及时停止练习。如果在做瑜伽的过程中感觉到突然出现的疼痛或动作加重时的疼痛,应立即停止练习。休息后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偶尔的伤痛是无法避免的。当疼痛袭来时,练习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缓解。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冰袋的冰冷刺激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如护腕、护膝等)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工具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保护和制动,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休息是缓解运动损伤的关键,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
早期的正确处理对于运动损伤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当您采取上述措施后,如果疼痛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甚至伴随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这时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您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毕竟,专业的医疗团队拥有先进的诊断设备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能够为您提供最佳的康复方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楠提醒大家,面对运动损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及时的医疗干预,不仅能够加速康复进程,还能有效避免慢性损伤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务必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宝贵的身体。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的也注重身体的健康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