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小心惹手机幻听症
小王大学毕业后,踏入了职场的大门,然而很快便听说了一种名为“手机幻听症”的现象。这让小王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因为每当手机铃声不响或没有短信时,他就会感到一种不安。找工作时,他也曾经历过频繁等待手机短信和电话的煎熬。
如今,“手机幻听症”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中类似于流感一般的流行现象,尤其在一些都市白领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甚至已经被教育部列为汉语新词中的一部分。
客观地讲,手机幻听只是一种现象,并不足以成为真正的病症。而且这种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或许只是少数人的困扰。具体说来,“手机幻听”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1. 总是担心手机会响,每隔一段时间就忍不住查看手机;
2. 即使手机没有来电,也能“听到”手机铃声;
3. 无论手机放在何处,总觉得它在响铃或振动;
4. 手机来电时情绪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5. 换了新手机后,依然“听”到旧手机的铃声。
严格来说,只有当这些症状齐全时,我们才能称之为“手机幻听症”。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两项表现,那么只是单纯的手机幻听现象。其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手机过敏”的心理反应,即对手机及其相关提示的过度反应。通过分析手机幻听现象的原因和表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手机过敏”的含义。
这五种手机幻听的表现都是由于频繁使用手机、严重依赖手机所造成的。而这种依赖又源于职业环境和工作压力。例如,销售、咨询、媒体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频繁使用通讯工具,一旦铃声或短信响起,就意味着工作的来临。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待命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有时就会诱发“幻听”。
在就业高峰时期,许多应届毕业生也会加入“幻听一族”。像小王一样,在找工作和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心理紧张尚未缓解,总是担心会错过重要的工作信息,这也是手机幻听的一种表现。
面对手机幻听,最好的方法就是轻视它。因为人们对许多物质甚至食物都可能产生生理上的过敏,同时在精神上也会对许多不良刺激产生过敏,如失恋、失业、丧亲等。而对手机的依赖所产生的过敏(幻听)只是其中最轻微的一种。对待过敏的最佳方法是远离或避开过敏原。心理上对手机过敏的人,最好的方式也是远离它,甚至“消灭”它。把手机锁起来,或者不用,这样就能脱离过敏原,消除过敏的源头。
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须随时接收和发送信息,那么可以采用替代的方式。现在有很多通讯工具可以替代手机,如电子邮件、传真、固定电话等。就像有人对海鲜过敏,但又需要补充蛋白质,可以选择吃鸡鸭、豆类等。
要想彻底摆脱手机幻听,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倡过一种慢生活。这样就能够消除最根本的致病原因巨大的工作压力。少做事、少给自己定目标,留出更多时间给生活、给亲人、给思考。压力减轻了,自然就能够减少和手机幻听之间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