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为何却患肝硬化?
近日,媒体报道了一位名叫王先生的病例,他因害怕肝脏受损,一直避免接受肝穿刺活检,结果导致乙肝“小三阳”病情恶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王先生自五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小三阳”,并且一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因此他一直对自己的病情抱有侥幸心理。最近的一次检查却意外发现他的肝脏出现了明显的硬化迹象。专家对此表示,肝脏由于其强大的代偿能力,往往能在大部分肝细胞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功能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没有进展。仅仅依赖肝功能检查结果来判断肝脏健康状况是远远不够的。
王先生自发现乙肝“小三阳”以来,虽然肝功能检查正常,但医生已经观察到他的肝脏存在纤维化的疑点。由于对肝穿刺的恐惧和对病情的误解,他一直未能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直到最近出现明显的肝硬化症状,他才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专家指出,“小三阳”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有慢性炎症活动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出现早期肝硬化甚至癌变。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仅仅依赖肝功能检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病毒基因变异耐药检测来确诊病情。
王先生的病例引发了人们对于肝功能正常为何会发展成肝硬化的困惑。专家解释,病毒的持续感染和肝脏炎症的持续发生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肝病病毒不断侵蚀肝脏,损害肝细胞,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肝纤维化。随着肝纤维化的不断加重,正常的肝脏组织会被逐渐替代,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部分肝细胞受损,也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因此肝功检查可能无法反映出异常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没有进展,很可能有大量的肝细胞已经纤维化,即肝硬化。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定期体检是预防肝硬化的关键。专家建议,“小三阳”患者每3个月应复查一次肝功能,每年复查一次HBV-DNA和B超检查肝脏。对于30岁以上的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以检测肝脏是否存在恶变情况。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肝脏B超有慢性损害迹象,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抗病毒保肝治疗,以防止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对于有乙肝家族史的患者来说,除了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外,绝对不能饮酒,以免加速肝硬化的发生。湘120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