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关注隐形杀手:肺动脉高压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防治疾病的意识日益增强,但有一种“高血压”却常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开始阶段并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可能仅有一些轻微的气短、胸闷,这些症状在休息后会有所好转,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随着病情的恶化,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乏力、心慌等症状,容易在轻微活动后感到疲劳。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右心衰的症状,如腹胀、肝脏肿大,甚至出现腹水和胸水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的预后便变得相当严峻。据美国国立统计资料显示,从诊断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后,患者的中位生存率仅为2-3年,生活质量也大幅下降,常常需要家人照顾。
这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常规的血压计无法测量肺动脉高压,绝大多数的肺动脉高压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精确测量肺动脉压力则需要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只有在肺动脉直接测压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肺动脉高压既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哪些疾病或因素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呢?按照国际的分类,共有五大类、三十几种疾病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其中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由于减肥时尚的流行,部分服用过食欲抑制剂(减肥药的一类)的人也可能患上肺动脉高压。还有多种食欲抑制剂是否会导致肺动脉高压仍在争论之中。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发展成肺动脉高压。
门诊中经常遇到因不明原因的胸闷、气急而就诊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有肺动脉高压,进一步检查发现是由肺动脉血栓栓塞引起。这类患者通常有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卧床或活动少的特征。
虽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有限,但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以及一些新药的研制成功,如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的出现,给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希望。国内医生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也取得了一些疗效。
由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隐蔽,以前受诊断水平的限制以及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许多病人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余生。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新药的上市,治疗肺动脉高压不再只是梦想。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对这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疾病的认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